
孙晓非
中国抗癌协会儿童肿瘤专业委员会(CCCG)常委、内科学组副组长、儿童脑瘤学组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内科学组副组长、脑瘤学组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病转化委员会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协会淋巴瘤联盟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儿童脑瘤学组副组长
广东省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儿童脑瘤学组组长
广东省/广州市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美国儿童肿瘤协会(COG)国际会员
国际儿童肿瘤协会(SIOP)会员
国际儿童肾脏肿瘤(SIOP-RTSG)协会会员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附属肿瘤医院 科主任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儿童肿瘤专业委员会(CCCG)常委、内科学组副组长、儿童脑瘤学组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内科学组副组长、脑瘤学组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病转化委员会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协会淋巴瘤联盟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儿童脑瘤学组副组长
广东省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儿童脑瘤学组组长
广东省/广州市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美
所属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所属研究部门/科室
儿童肿瘤科
孙晓非教授现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儿童肿瘤科教授,主任医师,神经母细胞瘤首席专家。孙晓非教授长期从事儿童肿瘤内科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和生物治疗)及抗癌药物临床研究。擅长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综合诊治,包括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神经母细胞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肾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等软组织肿瘤、骨肉瘤、肝母细胞瘤、生殖细胞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和朗格罕组织细胞增生症等各种儿童恶性肿瘤的诊疗。她对儿童肿瘤诊治有很深的造诣,临床治疗和研究经验丰富。
孙晓非教授于1982年12月毕业于中山医学院医疗系。1982-1986年在中山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任儿科医生。1986-1989年中山医科大学儿科血液学研究生,从事儿童白血病研究。1989年研究生毕业至今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从事儿童肿瘤诊治和研究工作。她曾赴日本、香港和美国等著名的儿童血液/肿瘤中心进修学习和访问交流。
孙晓非教授创建和发展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儿童肿瘤科。她还积极引进国际上先进的儿童肿瘤诊疗策略和方案,牵头组建和发展了本中心儿童肿瘤多学科诊疗团队,带领团队积极规范儿童肿瘤的诊疗,促进和提高了儿童肿瘤诊疗水平,明显改善了本中心儿童肿瘤的生存率。孙晓非教授将本中心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生存率从1998年前40% 提高到目前80%以上。此研究成果获得200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儿童实体肿瘤生存率也获得明显改善。孙晓非教授牵头中山大学儿童肾脏肿瘤5010项目研究获得国际同行高度评价,目前受邀并带领本中心和广东儿童肿瘤团队加入国际儿童肾脏肿瘤全球多中心规范诊疗研究。
主要学术成就
孙晓非教授在国内外肿瘤专科杂志发表文100余篇。主编和参与编写肿瘤学相关专著16部。主编出版国内首部《儿童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专著。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研究。
获奖情况
200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临床专长
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综合诊治。
多种儿童恶性肿瘤,包括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神经母细胞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肾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等软组织肿瘤、骨肉瘤、肝母细胞瘤、生殖细胞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和朗格罕组织细胞增生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