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文字或视频的形式,请医学专家根据患者提供的病历材料,给出他的分析和诊疗建议,供病人及其主治医生参考。
1) 指导治疗方向:当遇到重大的疾病或面临艰难的治疗选择时,远程咨询不仅可以让患者获得宝贵的诊疗意见,还可以对现有的治疗方案进行评估,降低治疗风险。
2) 获取关键信息:由于巨大的医学差距,很多在被认为无药可治的疾病,在海外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药物或治疗手段。通过远程咨询可以了解某种疾病在到底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否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3) 足不出户,方便快捷:远程咨询不用出国,患者在家或盛诺一家全国各地的办公室即可发起咨询,获得专家的建议。对于身体状态不佳或者无法承受海外高昂医疗费用的患者来说,远程咨询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4) 费用可控,经济实惠:相比直接到看专家、接受治疗,远程咨询的费用是固定的,而且相对较低。
目前的治疗方案和效果一直不明显、不理想的;
医生建议需要采取手术或其它创伤性治疗的;
目前的治疗产生了很大副作用的;
多家医院的病理诊断或治疗方案不一致,导致无所适从的;
被医院告知目前无能为力的;
无法承受海外高昂医疗费用的;
据《美国医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报道,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市医疗质量、疗效和安全创新中心,Michael E. DeBakey退伍军人事务部医疗中心的Ashley Meyer博士及其同事,收集了从2011年1月1日到2012年12月31日完成的远程咨询数据,并对其进行了汇总和分析,以确定相关项目的研究结果。结果发现:远程咨询改变了超过40%项目参与者的诊断意见或治疗方案。在参与调查的2683例患者中,94.7%的患者对获得的远程咨询表示满意。14.8%的远程咨询改变了原来的诊断,37.4%推荐了不同的治疗方案;与原先诊断或治疗方案不同的远程咨询占到41.5%。
目前在实际运用中,远程咨询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医生无法进一步检查评估,对于患者的诊疗建议都是基于的影像和病历资料。和医生当面见到患者、观察患者、为患者安排相应需要的检查,所能作出的判断和建议是有很大区别的。而且外对影像的要求标准也有所不同。
其次,如果是制定方案,远程咨询在有限的提问次数或沟通时间内,医生有可能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治疗方案。尤其是癌症,通常需要多学科讨论,讲究的是个性化治疗,患者的病理类型、基因突变情况、身体状况以及是否还伴有其他疾病等,都会影响方案的制定。仅通过远程会诊,可能无法满足制定方案的要求。
此外,在落地实施方面也有受限。美国在新药和新技术的研发方面可以说领跑全球,其中部分在还没有上市,又或者一些治疗方案的医生并不熟悉。这样一来,远程咨询即便给出相对具体的方案,可能也无法实施。
一般来说,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不太适合长途飞行,可以通过远程咨询获取专家的治疗建议。越是严重的疾病,下一步的治疗就越是关键,远程咨询意见可以为患者和主治医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或者评估患者是否适合出国看病。
按咨询模式分:文字会诊、视频会诊;
按提供材料分:病理会诊、影像会诊、综合会诊;
按选择医生分:单学科会诊、多学科会诊、双医院会诊;
1) 文字会诊:医学咨询、医院及专家推荐、病历资料整理及翻译、医院专家预约、病理和影像资料邮寄、远程咨询报告翻译、帮助解读等服务。
2) 视频会诊:医学咨询、医院及专家推荐、病历资料整理及翻译、医院专家预约、病理和影像资料邮寄、远程视频调试及连线、现场医学翻译、远程咨询报告翻译、帮助解读等服务。
1) 病理咨询:需要提供病人病理切片和诊断报告。
2) 影像咨询:需要提供病人影像资料和相应的诊断报告。
3) 综合咨询:需要提供病人全面的病历资料和各项检查报告、影像资料和病理资料,提出需要专家解决的问题。
盛诺一家将按照医院标准,根据患者的病历及检查报告撰写病历摘要,并翻译成英文上传至医院;影像及病理资料将使用国际快递邮寄到医院。
患者材料邮寄、上传至医院后,根据患者的远程咨询的要求不同,一般两到三周内给出咨询报告。如患者选定某一特定专家,则出咨询报告的时间要根据该专家的时间而定,一般不超过22个工作日。
1) 患者或家属就病情向盛诺一家咨询顾问进行咨询。
2) 患者或家属将相关病历材料提供给盛诺一家。
3) 盛诺一家按照医院要求,将相关病历材料整理翻译后邮寄、上传给医院。
4) 远程咨询预约医院专家根据患者病历材料,给出书面报告或进行视频沟通。如为视频沟通,盛诺一家提供现场口译,视频后医生仍会给出简要报告。
5) 盛诺一家将中英文远程咨询报告提供给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