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肺癌治疗好以后也会有复发的风险,那么如何减少肺癌复发风险?因为癌症很难完全达到消除,所以术后的复发也是有可能的,下面就来一起看看有关如何减少肺癌复发风险的问题吧。
如何减少肺癌复发风险?是众多治疗后的患者很关心的问题。
研究团队发现,在患者使用抗PD-1药物nivolumab之后,有新的免疫细胞浸润到肺癌组织中。
近期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早期肺癌患者术前使用nivolumab使切除的肿瘤达到了主要缓解,同时也使肿瘤切除后保留的抗肿瘤T细胞数量得以增加,进而使这些患者减少复发。
约翰霍普金斯Bloomberg~Kimmel癌症免疫疗法研究所、约翰霍普金斯Sidney Kimmel癌症中心和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研究团队想通过研究确定,让即将做肿瘤切除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使用nivolumab是否会刺激身体产生抗肿瘤免疫。
他们的研究显示,21名患者在术前接受两剂nivolumab治疗后,45%被切除的肿瘤达到了主要病理学缓解,而且任何计划的手术都没有延迟进行。此外,由nivolumab刺激产生的新抗原特异性T细胞克隆出现在血液和肿瘤中,但是在肿瘤被切除后就从体内消失了。
“我们想研究患者的肿瘤和免疫系统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是什么样的情况,从而发现治疗前后的变化,”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和联合主要研究员、Bloomberg~Kimmel癌症免疫疗法研究所的肺癌肿瘤学家Patrick Forde说。“我们发现,在这些早期肺癌患者中,有近一半的患者出现了肿瘤消退。我们没想到,患者接受两剂nivolumab治疗就达到了主要病理学缓解。”
Forde指出,肿瘤中的基因突变数量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可作为一个潜在的预测标志物用于未来研究。研究团队发现,患者使用这种药物后,有新的免疫细胞浸润到肺癌组织中。
该研究的资深作者、Bloomberg-Kimmel癌症免疫疗法研究所主任和Kimmel癌症中心癌症免疫学项目联合主任Drew Pardoll博士说:“鉴于3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之中,使用这种新辅助疗法即抗PD-1药物nivolumab可能具有改变临床实践的意义。”
“有差不多一半的患者达到了主要病理学缓解,在做手术切除肿瘤时,肿瘤几乎完全被淋巴细胞所覆盖。而且,我们可以用我们开发的新化验方法来证明,经过nivolumab治疗,肿瘤特异性T细胞渗入到了血液中。”
该研究入组了21名患者,他们的年龄都在18岁及以上,患有可手术切除的I期、II期或IIIA期NSCLC。有20名患者在术前接受了两剂nivolumab治疗,每两周静脉输注3 mg/kg nivolumab,剩下的1名患者经过一剂nivolumab治疗就做了一次简单手术。
20名患者在经过nivolumab治疗后接受了肿瘤全切术。经过术后随访,20名患者中有16人还活着,且没有复发。一名没有复发的患者死于与该研究无关的创伤性头部损伤。
3名患者出现了肿瘤复发,其中两人接受了进一步的治疗,目前尚未出现进一步复发,另一人在手术切除肿瘤后16个月死于复发转移性癌。
Pardoll表示,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在接受手术的NSCLC患者中,大约有50%的患者会复发。虽然化疗会使生存率提高5%,但同时也会对周围组织产生毒性。当前这项研究的结果显示,术前接受抗PD-1药物治疗(新辅助疗法)会增强抗肿瘤T细胞的启动力,进而可能会清除可导致术后复发的微小转移灶。
SU2C(Stand Up To Cancer)总裁兼CEO的Sung Poblete博士讲:“这种由术前免疫疗法激活的T细胞可以在患者手术后拦截身体各个部位的恶性肿瘤细胞并防止癌症复发,可能具有变革性意义。这种‘拦截癌细胞’的方法有可能会阻止癌症继续发展,有助于让癌症患者变成长期生存者,这是我们的一个重要关注点。我们期待获悉正在进行的后续临床研究的结果,看看这一突破性进展如何使更多患者获益。”
还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研究来确定免疫疗法组合的疗效、新辅助治疗使用一种药物的较长疗程以及抗PD-1药物nivolumab在减少复发和治愈早期癌症方面的作用。
非营利机构CRI(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的CEO兼科学事务主管Jill O’Donnell-Tormey博士说:“由Forde、Pardoll和SU2C-CRI免疫学梦之队的其他成员共同取得的宝贵研究成果可能会改变肺癌患者的治疗,这展示了跨学科协作对挽救生命的转化研究的推动力,同时强调了继续努力充分探索免疫疗法有望用于不同治疗阶段的重要性。”
如何减少肺癌复发风险?读完上面的内容后,相信你对如何减少肺癌复发已经了解了,通过研究发现采用nivolumab可以有预防肺癌复发的作用,但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来让效果比较完善,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关于肺癌的前沿资讯,可以通过拨打电话或者留言的方式,我们会为您提供新的资讯。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8/04/1804161014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