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名网友发布安徽籍网红“阿浩”离世的噩耗,这名网红因在学校门口跳“青海摇”舞蹈而被广大网友所熟知[1]。
根据阿浩发布的视频显示,他在2024年9月5日突发剧烈疼痛,之后在医院确诊了肝癌。到了2025年1月,他的病情已发展至肝癌晚期。
确诊后仅半年左右,阿浩就不幸离世了。
肝癌具有隐蔽性强、发病率高、生存率低的特点,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就已经是晚期。
去年5月,生命时报官方微博发布的一则信息显示,肝癌早期一般没有特异性症状,容易被忽略。等到出现疼痛、腹胀、乏力、黄疸等症状时,多已是中晚期,80%的患者无法手术。
美国SEER数据库官网的公开数据显示,原发性肝癌和肝内胆管癌如果在晚期被确诊,患者的5年生存率只有3.3%,即:每100个晚期患者中,只有3个人能活过5年。
面对如此凶险的肝癌,我们作为普通人,到底该如何应对呢?
1
俗话说,“胃是喇叭,肝是哑巴”。当我们的胃遭遇伤害时,症状往往特别明显,但肝癌则大不同。
肝脏只有表面有神经,因此很多时候即便肝脏已经长了肿瘤,如果没有影响到包膜上的神经,很可能不会带来任何症状。此外,人体通常只需要30%的肝脏就可以维持基本生理功能,因此早期肝癌可能不会引起明显的肝功能异常(血液检测)。
在“没有症状+指标正常”的掩饰下,患者难以在早期发现肝癌,也就容易理解了。
来源:摄图网
2
Javle教授
据Javle教授介绍,在全球范围,肝癌发生率蕞高的国家主要在东亚,比如中国、印度、日本、韩国这些国家,以及非洲的部分区域。其中,部分肝癌的病因正是乙肝。
如果乙肝患者同时伴有肝硬化,则肝癌发生率可以达到6%—7%左右。另外,如果血液测量病毒载量(HBV-DNA检测)超过100万/ml,则肝癌发生率也会上升。
亚太肝病学会(APASL)推荐了针对乙肝导致的肝癌的二级预防建议:
一级预防:对所有婴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尤其是乙肝流行地区,更应重视。
二级预防:对所有慢性乙肝感染、有活动性肝病的患者,进行长期有效的抗病毒治疗。
除了乙肝,黄曲霉素污染(粮油霉变易产生)、大量饮酒、饮水污染也会增加罹患肝癌的风险,因此重视健康饮食是很好的肝癌预防手段。
关于肝癌的筛查,Javle教授表示,存在下面这些风险因素的人群,应重视定期体检。
父母、兄弟姐妹这些“一级血亲”中有肝癌患者
乙肝/丙肝/丁肝感染者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
滥用酒精者
40岁及以上男性和50岁以上女性
上腹部/肝部超声联合甲胎蛋白检测是肝癌筛查的有效方式。如果是高风险乙肝患者,建议半年做一次筛查。这样即便未来不幸遭遇肝癌,往往也是处于超早期或早期,预后更好。
3
一旦到了晚期,则患者需要以能治疗全身各处肿瘤的系统性药物为主(可结合局部治疗)。
首先是索拉非尼、乐伐替尼、卡博替尼、雷莫芦单抗、瑞戈非尼之类的抗血管药物(也属于靶向药)。这类药可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既可以单用,有时也会联合其他疗法共用。目前,这类抗血管药物中,乐伐替尼效果蕞佳。
其次是免疫疗法,即PD-1、PD-L1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目前,已经有包括阿特珠单抗、德瓦鲁单抗、曲美木单抗、纳武单抗、伊匹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等多款免疫药物获批肝癌。
放疗也是肝癌治疗的一种手段,随着时代发展,目前放疗的精准性大幅提高,像立体定向放疗、质子放疗等都属于常规治疗手段了。
目前,一些比较前沿的新型疗法也不断出现,比如Y-90微球疗法(海南盛诺一家诊所可帮患者用上)。
简单来说,该疗法就是将大量带有微弱辐射的“小球”注入患者血管,让它们顺流进入肝脏,释放微小而精准的射线杀死癌细胞,副作用非常小。
这个疗法的优点在于,能将化疗的药力和毒性,大部分都“锁在”肝脏区域,既能实现局部的高药浓度以提升疗效,又能避免毒性游走全身,增效又减少副作用。该疗法还可以结合介入消融、手术等其他疗法。
总之,肝癌虽然属于“极恶型”的癌症之一,但通过良好的筛查,可以争取早发现、早治疗;借助不断涌现的前沿抗癌疗法,患者有可能大幅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