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简称Rb),是一种罕见的癌症形式,其多发于儿童。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放射疗法的不断运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率已经在不断提高。如果儿童在早期能够发现视网膜母细胞瘤,并且及时就医,是能够痊愈的。不过视网膜母细胞瘤在治疗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肿瘤转移风险高、或者肿瘤体积超过眼球一半,则需要考虑摘除眼球。
视网膜母细胞瘤抗癌药能够有效的抑制肿瘤细胞的生存空间,不过现在马法兰等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关键药物由于药企亏损严重,已经退出了中国市场。这无疑是加大了国内医疗机构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难度,更多的国内患者及家属已经选择去美国治病。那么,你知道,美国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药物有哪些吗?
抗癌药
长春新碱(Vincasar,Oncovin PFS)
循环特异性和相位特异性,阻断中期有丝分裂。绑定到微管蛋白,微管蛋白,GTP依赖。阻断微管蛋白聚合形成微管的能力,这导致快速的细胞毒性作用和细胞破坏。
卡铂(Paraplatin)
抑制DNA和RNA的合成。绑定到蛋白质和其他含有SH基团的化合物。细胞毒性可发生在细胞周期的任何阶段,但细胞较容易受到这些药物在G1期和S期的作用。
依托泊苷(Toposar,VePesid)
在细胞周期的晚期S-G2期阻断细胞。药物与酶-DNA复合物的结合导致复合物的瞬时可切割形式的持久性,从而使其易受不可逆的双链断裂的影响。
免疫抑制剂
卡铂
依托泊苷和长春新碱的化疗方案结合环孢素的增加据报告显示化效果果提高。
环孢菌素(Sandimmune,Neoral)
抑制一些体液免疫的循环多肽,并且在更大程度上抑制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例如延迟超敏反应,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实验性过敏性脑脊髓炎和各种器官的移植物抗宿主病。对于儿童和成人,基础剂量是理想的体重。
与药物治疗相关的研究视网膜母细胞瘤侵袭和转移的权威临床前模型尚未得到发展,所以视网膜母细胞瘤抗癌药与免疫抑制剂是现在药物治疗的主流之一。在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过程中,药物和手术、放射治疗等手段相结合,不仅能够让孩子获得新生,同时也能够保住孩子的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