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是较为常见的原发性颅脑肿瘤,是由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癌变产生的恶性肿瘤。脑胶质瘤治疗手段有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方案。伴随医学的不断进步,化疗在脑胶质瘤的治疗过程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那么,你知道脑胶质瘤化疗的效果如何吗?会出现哪些副作用呢?
脑胶质瘤化疗的效果如何?
化疗药物用于破坏大脑中的胶质瘤细胞。不管之前有没有经过化疗,其实都是可以再进行的,可以用原有的方案,也可以用新的方案或者联合应用等都是可以考虑的。而对于之前未进行过化疗的复发胶质瘤患者,复发后进行化疗是可以明显获益的。
它们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内静脉注射来给药。在诊断时通过精密分子检测确定的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和肿瘤的DNA突变,可以帮助医生决定使用哪种化疗药物,以及治疗周期的长短和数量。
患有严重脑胶质瘤的人通常在手术后,口服一种名为替莫唑胺的化学治疗药物,同时配合放疗。在放射治疗期间,该药物每天口服一次,持续六周。副作用可能包括恶心,呕吐,虚弱,异常出血,淤青,起泡,脱皮或红疹。
一些患有高级别脑胶质瘤的人可能需要第二次替莫唑胺疗程,该疗程是在放疗结束后给予的。替莫唑胺通常在大约六个月的时间内,每天每四周服用一次,持续五天。
如果需要,可能每三至六周进行一次静脉化疗,每次间隔三至六周,以使身体恢复正常。此周期可以在三到六个月的时间内重复几次。
化疗的副作用可能包括血细胞水平低,脱发,食欲不振以及恶心和呕吐。
与单独放疗相比,替莫唑胺对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有效。2013年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替莫唑胺可延长生存时间并延缓病情发展,但与诸如血液并发症,疲劳和感染等副作用的增加相关。对于患有复发性GBM的患者,将替莫唑胺与化疗进行比较时,使用替莫唑胺治疗可能会改善病情发展的时间和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不会改善总体生存率。
有证据表明,对于以前从未接受过化疗的复发性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使用替莫唑胺或PCV的多药化疗方案(普鲁卡因,洛莫司汀和长春新碱)治疗,其生存率和进展时间相似。
尽管化疗在脑胶质瘤的治疗过程中有较好的表现,不过具体采用哪种治疗手段仍需要综合考虑,而不是依赖于某种治疗办法。美国以多学科会诊为基础,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情况、病情进展、以往治疗手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能够大幅度提高脑胶质瘤患者治疗效果,延长生命期。国内脑胶质瘤患者,可以通过盛诺一家前往海外就医。
参考文献:
https://nyulangone.org/conditions/glioma-astrocytoma-in-adults/treatments/chemotherapy-for-gliom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li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