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空气污染、职业环境和既往肺部慢性感染等因素影响,肺癌成为全球死亡率和发病率增长较快的疾病之一。我国肺癌患者数量也不断上升,已经严重危害到国人的生命健康。由于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所以很多患者确诊时便是肺癌中晚期。晚期肺癌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之一,患者该选择哪些治疗办法呢?免疫治疗作为近几年新兴的疗法之一,治疗晚期肺癌的效果如何呢?
1、精准治疗让更多患者获益一线免疫能“活得更久”
随着治疗选择的丰富,肺癌已经进入“精准治疗”时代,让不同的肺癌患者都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选择。当然,第一步患者必须要了解自己的肺癌类型。
肺癌可以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大部分为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中主要的病理类型有鳞癌和腺癌,约占全部肺癌的80%[1]。其中肺腺癌患者常有基因突变,特别是亚洲患者,约一半有驱动基因突变[2],比如EFGR突变,可以从靶向治疗中获益。
两句话总结就是,无论腺癌、鳞癌,都可以从K药联合化疗的一线治疗中获益,PD-L1表达阳性的则可以选择单药使用。
而为什么我们总是强调免疫一线治疗,如果PD-L1表达阳性,免疫用于二线治疗不也是会照样起效吗?一个理论是,初治的肺癌患者体能状况更好,体内的肿瘤微环境更适合免疫治疗,而且免疫治疗起效后疗效可以长期维持,一线治疗可以带来疗效扩大化乃至“治愈”的可能。
去年KEYNOTE-001研究的5年生存率数据公布就已经验证了这一点,PD-L1表达阳性一线治疗>一线治疗>后线治疗。PD-L1高表达(TPS≥50%)患者使用K药的5年生存率为29.6%,而化疗历史数据仅为5%左右,近乎6倍,其中用满两年的患者更是可以到78.6%的新高度,离“临床治愈”越来越近。
2、更新的数据,更强的信心看到更多“长生存”的希望
在今年刚刚结束的的ESMO(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上,KEYNOTE-024研究头一次更新5年生存率数据,再送上了一剂“强心针”!结果和KEYNOTE-001研究近似甚至更好,K药单药组的5年OS率是含铂化疗治疗组的近2倍,近三分之一的患者活过五年。具体如下:
试验设计:
纳入了305位PD-L1高表达(TPS≥50%)且EGFR/ALK基因突变阴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按照1:1随机分配到K药组和以铂类化疗为基础的标准化疗组(对照组)。
疗 效:
5年生存率:帕博利珠单抗单药对比标准治疗,即使存在66%交叉入组的情况,5年生存率仍然翻倍(31.9% vs 16.3%)。
在接受了完整2年疗程的患者中,使用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患者的预估5年生存率高达81.4%。
安全性:
帕博利珠单抗单药对比标准治疗,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幅下降(31.2% vs 53.3%)。KEYNOTE-024研究中间其实还有这样一个故事:由于入组患者都是PD-L1高表达(TPS≥50%),使用K药疗效特别突出。不少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发现,另一群患者用药效果更明显更好,要求在治疗出现进展后再度入组选择K药治疗。
所以在本次KEYNOTE-024研究公布的长期随访数据中,有66%的交叉入组比例,超半数对照组的患者在一线化疗治疗进展后再次进入K药组,相当于二线使用K药,还有部分患者出组后选择其他PD-1/PD-L1治疗。
这意味着,KEYNOTE024试验中对照组(化疗组)的数据相当于一直使用化疗的患者、以及一线接受化疗、二线接受免疫的患者数据总和,如上图所示,总生存期(OS)也随着时间延长也更加平缓,显示了类似免疫治疗拖尾效应的特征,对比历史数据5%显著提升。且进一步证明了,即便在如此高的交叉入组率下,一线治疗K药组也展示了5年生存率翻倍的优势,再次验证了K药用于初治患者治疗可以带来显著的长生存获益。
不难看出,免疫治疗对于晚期肺癌的疗效较为显著,能够有效的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不过国内可供选择治疗晚期肺癌的药物种类较少,这无疑会进一步加大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难度。就全球而言,美国的医疗资源较为丰富,治疗晚期肺癌等癌症的药物也更多,治疗效果也更好。因此,现在越来越多在国内治疗效果不好或者病情进入中晚期的癌症患者,选择去美国等国家接受治疗,延长生命期,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J].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2019,5(3):100-120.
[2]. Mitsudomi T , Suda K , Yatabe Y . Surgery for NSCLC in the era of personalizedmedicine.[J]. 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 2013, 10(4):235-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