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是大肠癌的两种类型,分别指结肠癌和直肠癌,是人体大肠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几年来,国内的结直肠癌患者数量不断增加,且呈现出发病年轻化的趋势。那么,你知道结直肠癌有哪些风险因素吗?是饮食还是遗传?对于结直肠癌这样的高发癌症,国人又该如何预防呢?其实就目前而言,肠镜仍是预防结直肠癌的更好措施。
(一)年轻化的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确实让人担心。虽然65-74岁是高发年龄,但美国研究者发现,结直肠癌的平均患者年龄正在持续降低。越来越多年轻人患上了这种所谓的“老年病”。
从90年代开始,美国55岁以下的肠癌患者以每年2%的速度增加。从1994年到2018年,不到50岁的结直肠癌患者增加了50%以上,因此去世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
正因为如此,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 ACS)对于筛查结直肠癌的指南推荐年龄,已经从50岁提早到了45岁。
为什么年轻患者越来越多,原因并不完全清楚。从积极的一面,可能和更多年轻人注意体检,做了筛查有关,从不好的一面,可能是现代不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有关。
肠癌也是中国高发的癌症类型之一。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形势,我们应该做什么呢?一是预防,降低风险,二是筛查,早期发现。
(二)结直肠癌风险因素和预防
对于癌症预防,我们的整体建议是戒烟,控酒,减肥,健康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心境。
对于结直肠癌来讲, 健康饮食尤为重要。多项研究已经表明,饮食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红肉和加工肉。尤其是加工过的肉制品(熏肉,火腿,香肠等)会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这些烟熏腌制的加工肉类中通常还加有防腐剂。另外,在极高温度下烹制肉类(油炸,烧烤等)产生的化学物质也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过量饮酒。酒精与结直肠癌直接相关,因此建议限制酒精摄入量,尤其是女性,每天不超过一杯(360毫升啤酒或者150毫升红酒)。
除此之外,吸烟、肥胖、家族史、肠道慢性炎症等都会增加患癌的风险。
反过来,富含蔬菜、水果和粗粮的饮食能降低结直肠癌风险,因为高纤维食物促进排便,减少废物和毒素对肠壁细胞的伤害,可以降低结直肠癌的风险。
有研究发现,素食者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比非素食者低16%。然而,预防结直肠癌效果佳的饮食并不是完全素食,而是素食加健康肉类(比如鱼肉等)。近年来颇为流行的地中海饮食,正是接近这类食物搭配的饮食方案。
(三)结直肠癌的早筛
癌症发生有随机性,即使完全健康生活方式,也可能中招,因此,筛查就变得特别重要!
如果说有一种癌症,无论男女,到了一定年纪的人都应该筛查,那就是结直肠癌。美国在过去20多年,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持续下降,就主要得益于从80年代开始的结直肠癌筛查推广。
结直肠癌为什么能被有效筛查呢?
因为它有一个相对明确的发病机理和逐步恶化过程。
幸运的是,结直肠癌的整个癌变过程是比较缓慢的,从一个细胞出现突变开始异常生长,到变成良性的息肉,再到晚期结直肠癌,平均需要20年以上。因此结直肠癌患者整体年龄偏大,多数是65岁以上的老人。
结直肠癌的缓慢生长,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筛查机会!
如果能在细胞开始突变的10年之内,甚至5年之内,找到还没有转移的肿瘤,并且通过手术等手段切除掉,就完全能实现临床治愈。
(四)黄金标准:肠镜
重要的问题来了,结直肠癌的筛查到底怎么做呢?是抽血查肿瘤标志物么?
不是的。
结直肠癌筛查的黄金标准,是肠镜!
肠镜是一条可弯曲的软管, 它的末端装有一个带光源的微型电子摄影机。肠镜通过肛门进入结直肠,由电子摄像探头将肠粘膜的图像传输给计算机,图像显示在监视器屏幕上。医生使用肠镜可以观察肠道的各种变化,包括癌症,息肉,溃疡,出血,血管曲张和扩张,水肿等等。
总之,肠镜虽然很有用,但并不推荐过于频繁地做。一来结直肠癌变没有那么快,没有必要固定每年都筛,二来肠镜也不是完全没有任何风险,确实有很小概率的麻醉和意外穿孔等事故。
做任何癌症筛查,我们的目标,是把风险收益比较大化。在降低癌症发病率的同时,尽量减少对大家带来的风险。虽然肠镜是黄金标准,但一来检查需要去专业的医院或诊所,不太方便,二来它也不是完全无创,有些人不太能接受。
整体而言,目前的无创筛查手段,单独使用的效果都不如肠镜,所以无法取代。但由于它们无创而且操作更简便,大家可以考虑先使用它们初筛。
肠镜能够较为高效、快速和便捷的筛查体内潜在病灶,从而及时确诊并干预治疗。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无法很好的判断出自己是否属于结直肠癌高危人群。那么,有结直肠癌家族病史和中老年人就需要特别注意,定期体检是更优解。相比于国内,美国会根据患者身体情况、职业环境和家族病史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抗癌体检服务。因此,通过盛诺一家前往海外体检,未尝不是更加明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2019,上海)》
[2]《CSCO 结直肠癌诊疗指南 2019版》
[3]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Screening for colorectal cancer: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Recommendation Statement. JAMA 2016; 315(23):2564-75.
[4] Fecal DNA versus fecal occult blood for colorectal-cancer screening in an average-risk population.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4; 351(26):2704-2714.
[5] Diagnostic accuracy of faecal occult blood tests used in screening for colorectal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Medical Screening 2007; 14(3):13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