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是发生在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患者以阴道出血和月经紊乱为主要症状。子宫内膜癌发病主要是和雌激素过度刺激子宫内膜而引起的,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卵巢疾病等都是其高危因素。生活水平的好转,让国内的肥胖人士越来越多,其潜在的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也相应增高。那么,国内女性该采取哪些措施应对子宫内膜癌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作妖”特点,喜欢特定人群
子宫内膜癌尤其“喜欢”肥胖、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对于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的女性也情有独钟。目前公认,有17种肿瘤明确与肥胖相关,其中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强。BMI每增加5kg/m2,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就增加了1.62倍!
当发生非月经期间出血时就要引起警惕。如果在月经结束后,复查B超提示子宫内膜增厚或者不均,有异常占位、存在阴道异常排液时,或绝经后又出现阴道出血的现象时,同样也应引起重视。
“降妖”策略1:积极治疗
子宫内膜癌的标准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子宫及双侧输卵管卵巢,如果同时存在危险因素,还需行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但对于经过严密评估,符合保育要求的年轻内膜癌患者,在医生的严密监测下,采用大剂量孕激素进行治疗,也有机会实现子宫内膜癌的逐步“逆转”,甚至怀孕生子。
“降妖”策略2:坚持长期生活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子宫内膜相关疾病在治疗的同时需要坚持长期生活管理,女性尤其要注意自己的体型管理,体重降下来了,治疗往往也能更有效果。对于高血压、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要规范就诊。
之后还是要再强调一次,除了使用药物治疗(高效孕激素)之外,超重人群一定要控制体重,不然,还是很容易复发。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原则是需要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年龄、病变范围和组织学类型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美国的医疗资源就为丰富,能够以多学科会诊为基础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从而更大限度的提高子宫内膜癌治疗效果。不过预防大于治疗,国内相对肥胖的女性也需要注重健康管理,从而更大限度的降低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当然,通过盛诺一家前往海外看病或体检也是不错的选择。
文章来源: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28826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24394
http://health.people.cn/n1/2018/0905/c14739-30274231.html
http://lxjk.people.cn/n1/2019/1112/c404177-31450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