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家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1月28日,Off-White创始人、LV男装艺术总监Virgil Abloh因癌离世,年仅41岁。
该消息瞬间登上微博热搜,今日凌晨,LV官方微博予以了证实。
(来源:LV官方微博)
(来源:新浪微博)
据了解,Virgil Abloh是LV男装仅有的一位黑人设计师,也是头一位在法国奢侈时装屋担任艺术总监的非洲裔美国人,2008年曾被《时代》杂志评选为全球100位蕞具影响力人物之一。
在时尚圈,他声名卓著,天才横溢;然而,癌症面前人人平等,年仅41岁的他,在与癌症奋战两年后,不幸离世。
(来源:Instagram)
带走他的,是心脏血管肉瘤。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恶性肿瘤,很多人可能都没听说过。
罕见,预后差,极易被误诊
我们可能熟知肺癌、肠癌、胃癌、肝癌、乳腺癌……但是,你听说过发生在心脏血管上的癌症吗?
心脏血管肉瘤就是。
顾名思义,这是一种原发于心脏血管的恶性肿瘤。由于发病率低,不引人注意,早期临床表现上又缺乏特异性,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很难早期发现,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到了晚期,预后较差。
同样由于罕见,普通医院肿瘤医生也大多缺少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的诊断经验,患者就医过程中极易造成误诊。
(来源:摄图网)
2015年,《中华实验外科杂志》就曾记录这样一个案例:
一位男性患者因反复发热、膝关节疼痛等到当地医院就医,做心脏超声检查后,被当做感染性心内膜炎进行了治疗。但体温一直降不下来,只好转到大型医院。
在大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后,又被诊断为心房黏液瘤(一种良性心脏肿瘤),接受抗生素治疗。两周后感染症状仍然未能缓解,于是进行了手术切除。
术后病理才发现,是血管肉瘤。
这一案例可能也是大多数心脏血管肉瘤患者的缩影。由于肿瘤位置特殊,手术前很难进行病理穿刺,这也是误诊多的原因之一。
遭遇癌症,一定要寻求“二诊”
世界卫生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457万例,相当于每分钟就有8人。
与此同时,各类癌症的误诊率超出你的想象:
(来源:人民网)
(来源:人民网)
(来源:澎湃新闻)
正确的诊断是成功治疗的前提,而单个医生的知识、经验都是有限的,与其寄希望于一次性获得正确的诊断,不如主动寻求权威医院专家的第二诊疗意见(简称“二诊”),降低自己被误诊、误治的可能。
误诊误治可能事关医院和医生,但命是自己的,且每个人都只有一条,再也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
正确的诊断之后,是优选方案:当前方案是仅有的选择吗?还有没有更好、更适合患者的方案?
如果只看一家医院、一位医生,那么,那位医生的选择就是最终结果,患者就错失了选择更佳方案的可能。而二诊,尤其是多学科的二诊,可以让患者获得其他专家的评估意见,综合考量之后再做选择。
二诊不是简单的就医重复
需要注意的是,二诊不是简单地找家医院再看一次。
如果只是重复第一次看病的过程,对患者来说,不仅繁琐、费事,还有很大的可能面对不同医生、不同意见,反而增加了患者决策的难度。
(来源:摄图网)
好的二诊,是在全面整理患者当前疾病情况、就医情况、诊断结果、治疗方案后,在此基础之上,筛选更加权威的医生或多学科团队,来二次分析,评估当前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是否正确、科学。
如果二诊医生认可当前诊断和治疗方案,那么,一方面可以降低患者对疾病治疗的疑惑,树立信心;另一方面,也客观上降低了误诊、误治的可能。
如果二诊医生认为当前诊断和治疗方案不妥当,也必然提出其理由和依据,并给出新的治疗方案建议;患者可以将二诊医生的意见给到当前主治医生,由主治医生来查漏补缺,完善患者治疗。
在此过程中,患者病历材料需要进行专业整理,二诊医生的选择也非常关键。
(来源:摄图网)
过去十年,盛诺一家合作的国内权威医院专家,以及美国、英国、日本的权威专家,为众多国内癌症患者提供了二诊服务。患者不需要前往专家所在医院,甚至在家里就可以通过视频连线完成二诊。
此外,因为不涉及方案实施,二诊的费用也固定的,没有任何隐藏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