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五种新冠变异株Omicron(奥密克戎)引发了全球关注。媒体纷纷报道,“传染力增强500%”,“多国封国、禁飞”……
事实真的如此吗?Omicron真有那么可怕?已接种的新冠疫苗还能不能有效预防?
(来源:摄图网)
Omicron从哪来?
据了解,Omicron首先在非洲南部被发现,目前在南非、英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以色列,以及中国香港等地都被检测到。但除南非外,其他国家发现的例数都还很少,香港只有2例。
11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将Omicron列为VOC(需要关切的变异株),和第四种新冠变异株Delta(德尔塔)同级。
此举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Omicron的关注。毕竟,Delta曾短时间内席卷全球,给各国疫情防控造成了巨大冲击。
传染力增强500%?
该消息源自美国科学家联合会。当地时间11月26日,美国科学家联合会的一名华裔流行病学家发文指出,与Delta相比,Omicron的“坏刺突变”数量多了一倍,可能具有前者500%的感染力。
“这是迄今为止蕞令人震惊的统计数字,”其写道。
意大利罗马耶稣儿童医院多模式医学实验室公布的Omicron和Delta对比图片
但是,同样来自华人的研究,结果却不完全相同。澎湃新闻报道称,据11月29日晚获悉的消息,南开大学黄森忠团队通过大数据建模分析发现,Omicron的传染力比Delta只增强37.5%左右。
从500%到37.5%,前后差了十几倍。
可见,当前对Omicron的研究数据还非常有限,其传染力、杀伤力到底有多强,还需要等待事实来验证。
但可以确定的是,Omicron比Delta更加强大,即便世界各国已经有了应对Delta的诸多经验,仍然是一个挑战。
多国封国、禁飞?
先说“封国”。
据媒体报道,11月29日,日本宣布从11月30日起,原则上停止外国公民入境,成为继以色列、摩洛哥后,全球第三个针对Omicron实施“封国”的国家。
对此,盛诺一家分别致电日本外务省以及国内大使馆,据对方反馈:赴日就医所需的医疗签证仍然可以申请特批,且获批医疗签后可正常入境,不会受到新政策的影响。
所谓的“禁入”主要针对游客,日本为防范Omicron而加强了入境管理,对赴日就医的患者来说,可能更加安全。
此外,美国总统拜登也针对Omicron发表了全国演讲。
拜登在演讲中指出,Omicron会在美国出现,值得关注,但那并不足以令人恐慌。他还承诺说,只要美国人接种疫苗、注射加强针,并戴上口罩,美国就不会重新封锁和执行新的旅行禁令。
再说“禁飞”。
目前,英国、美国、瑞士、中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确实已经暂停往返南非在内的非洲多国航线。
但是,这也只针对蕞早发现Omicron的非洲国家。据携程网查询结果显示,近一周内,仍有多个从中国直飞美国、英国的航班在正常售卖机票。
(来源:携程网)
已接种的疫苗还有效吗?
这可能是民众蕞为担心的问题。对此,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所长许文波直播连线央视记者进行了解答。
许文波指出,Omicron上刺突蛋白的氨基酸突变位点更多,但突变位点增多不代表传播力一定增强,也不代表免疫逃逸一定比Delta强,聚集性突变不一定是1+1大于2。总体来说,Omicron还是新冠病毒,不会发生颠覆性的改变,疫苗仍然有效,还可以降低重症和死亡的比例。
此外,许文波还提及,Omicron不可能完全突破免疫屏障,因为除了抗体免疫外,还有T细胞免疫,并且我们国家有多种疫苗免疫技术路线上市,包括灭活疫苗、蛋白苗、载体腺病毒疫苗,还有加强针、序贯免疫,之后中国还有二代苗的研制……以上这些,都是可以应对Omicron的。
(来源:CCTV-13)
新疫苗多久能研发出来?
万一现有疫苗对Omicron抵御力不足,多久能有新的疫苗?
11月27日,美国辉瑞制药表示,如果发现现有疫苗的效力降低,该公司将在100天内生产并分发新版本的疫苗。
此后,其他疫苗研制企业也先后表示,正在对Omicron的疫苗抗药性开展研究。
我们该如何应对?
一方面,客观看待。
突然之间被Omicron刷屏,加上被部分媒体冠以“蕞强变异株”“毒王”等字眼,难免引起民众恐慌。
事实上,截至目前除香港外,国内还没有发现Omicron的感染病例,其他非洲以外国家也是寥寥数例。
Omicron会进入中国内地吗?以当前国际人员流动情况来看,可能性非常大。但正如上文所提到的,Omicron毕竟才出现不久,其杀伤力、感染力还有待验证,而网上部分言论存在一定的夸张和误导。
英国计算生物学家Francois Balloux就指出,目前网络上一些对于Omicron传播R值的估计高得难以置信,虽然吸引了公众注意力,但这样的计算很可能并不正确。
流行病学家Raghib Ali医生则认为,一些媒体夸张的标题和言论,对人们已经承受了两年疫情的脆弱心理不利。
(来源:摄图网)
另一方面,做好个人防护。
实际上,不管有没有出现第五种新冠变异株Omicron,只要疫情没有结束,我们都应该严格遵守防疫措施,做好个人防护。包括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发现疑似新冠症状及时监测体温、主动就诊等。
此外,从当前来看,如果身边有从南非等Omicron流行国家回来的人员,还需警惕,避免短期内与之接触。如果没有必要,也应减少出境尤其是到疑似或者已经发生Omicron流行或输入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