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平时身体很好啊,怎么一查就是晚期?”在肿瘤科门诊,医生经常听到这样的疑问。
癌症之所以令人恐惧,很大程度上源于它的隐匿性,它像一位不速之客,悄无声息地侵入我们的身体,等出现明显症状时,往往已错过蕞佳治疗时机。
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座精密的城市,当少量“叛乱分子”(癌细胞)出现时,“安保系统”(免疫系统)可能暂时控制局面,让我们感觉不到异常。同时,健康器官强大的代偿能力也会掩盖问题。比如肝脏,即使70%被癌细胞侵占,剩下的30%仍能维持基本功能。

事实上,癌症并非完全无迹可寻,体检报告中的一些异常指标,可能隐藏着癌症的早期信号!今天我们就来解读体检报告中那些需要高度警惕的异常指标,真正读懂身体的“求救信号”。
1

血常规检查看似普通,却是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窗口。当某些指标出现异常时,往往预示着潜在的健康问题,甚至可能是某些重大疾病的早期信号。这些数值的变化就像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下面就来详细解读血常规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异常指标。
1.血红蛋白持续偏低
血红蛋白是反映贫血的重要指标,当低于正常范围,特别是伴随一些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排查,如出现不明原因的乏力、头晕,可能提示消化道肿瘤或妇科肿瘤引起的慢性失血,建议及时做胃肠镜或妇科检查。
2.血小板异常升高
如果没有感染、创伤等明确诱因,当血小板计数持续超过正常范围时需要警惕:
中老年人突然升高更要注意
可能伴随其他血细胞异常
常见于骨髓增殖性疾病
也可能是某些实体肿瘤的信号
3.白细胞分类异常
白细胞分类的异常变化也值得关注,白细胞比例失调可能暗示:
单核细胞持续增高可能与淋巴瘤相关
嗜酸性粒细胞异常增多则需要排查某些实体肿瘤
白细胞总数异常增高伴随幼稚细胞出现时,要特别警惕白血病的可能
4.红细胞沉降率持续偏高
中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无风湿性疾病等明确原因时,更需警惕
可能提示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疾病
需要强调的是:血常规异常并不等同于癌症确诊。这些指标的变化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必须结合其他检查和临床表现由专业医生进行综合判断。如果发现上述异常,建议及时到专科就诊,进行进一步检查。
2

血生化检查能反映我们身体各器官的功能状态,当这些指标出现异常时,可能隐藏着重要的健康警示。
1.肝功能指标异常
肝功能异常需要特别关注。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轻度升高常见于脂肪肝或肝炎,但如果持续显著升高,特别是伴随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同时升高,可能需要排查肝癌或胆管癌。单独GGT升高而其他肝酶正常时,也要警惕胰腺癌的可能。
2.肾功能指标异常
肾功能指标异常不容忽视。血肌酐和尿素氮突然升高可能是尿路梗阻的表现,尤其要当心前列腺癌或盆腔肿瘤压迫输尿管的情况。而长期缓慢上升的肾功能指标异常,则需要排除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
3.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也可能暗藏玄机。血钙异常升高可能是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表现,或者提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血钠持续偏低则要警惕肺癌等可能引起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的肿瘤。
4.血糖变化
血糖变化也值得注意。中老年人突然出现血糖升高,特别是没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情况下,要排查胰腺肿瘤的可能性。这类肿瘤可能通过影响胰岛素分泌而导致血糖异常。
5.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同样需要重视。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有时可能是淋巴瘤等血液系统肿瘤的表现,特别是伴随其他症状时更要提高警惕。
需要强调的是:血生化检查是健康监测的重要工具。这些生化指标异常大多数都有更常见的良性原因,单项指标异常通常意义有限,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建议找专科医生进行专业评估。
3

超声检查是体检中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它能清晰显示我们内脏器官的实时图像。当超声报告出现以下异常时,可能需要特别关注。
1.肝脏超声
肝脏超声检查时,如果发现低回声或混合回声的结节,特别是伴有“快进快出”的血流特征,这可能是肝癌的信号。对于肝硬化患者来说,任何新出现的实性结节都需要高度重视,即使结节很小。如果同时还发现门静脉内有异常回声,更要警惕可能是癌栓(癌细胞在血管或淋巴管里形成的“血栓样”堵塞物)形成。
2.甲状腺超声
甲状腺结节在超声检查中很常见,但某些特征的结节需要特别注意。比如实性的低回声结节,特别是伴有微小钙化点的;或者结节的纵横比大于1,形状像立着的鸡蛋;还有边缘不规则或呈分叶状的结节,这些都可能是甲状腺癌的表现。
3.乳腺超声
乳腺超声检查时,医生会特别关注不规则形状的低回声肿块,尤其是后方回声有衰减的。如果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内血流信号丰富,达到一定级别,就需要进一步检查排除乳腺癌的可能。
4.肾脏超声
肾脏超声发现实性的不均质回声占位时,要当心肾癌的可能。如果同时发现不明原因的肾盂积水或输尿管扩张,还需要排除尿路上皮癌。
需要强调的是:超声检查发现的异常大多数都是良性的,不必过度恐慌。但为了安全起见,建议找专科医生进一步评估,必要时可能需要做穿刺活检来明确诊断。
4

尿常规检查虽然简单,却能反映出许多健康问题。当出现以下异常时,可能需要引起重视。
1.血尿
血尿是蕞需要警惕的信号。特别是无痛性的肉眼血尿,或者尿常规检查中持续出现红细胞。40岁以上人群如果突然出现不明原因血尿,一定要排查泌尿系统肿瘤的可能性,包括膀胱癌、肾癌等。
2.尿蛋白持续阳性
如果排除了肾炎、糖尿病等常见原因,特别是伴随尿中微量白蛋白升高时,可能需要警惕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统肿瘤。这类疾病会导致异常蛋白从尿液中排出。
3.尿糖阳性但血糖正常
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如果没有糖尿病史,却突然出现尿糖阳性,要当心肾性糖尿或者某些内分泌肿瘤的可能。特别是伴随其他症状时,建议进一步检查。
4.尿液中检出异常细胞
如果在尿常规中发现脱落的不典型细胞,或者尿沉渣检查提示有可疑的肿瘤细胞,往往是泌尿系统存在病变的直接证据,必须尽快就医检查。
需要强调的是:尿常规异常的原因很多,不一定就是肿瘤。比如血尿可能是结石或感染引起,蛋白尿常见于肾脏疾病。建议发现异常后先排除常见原因,由专业医生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5

肿瘤标志物检测已成为现代体检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可能提示肿瘤风险的指标有:
1.甲胎蛋白(AFP):肝脏的“报警器”
可能和肝癌有关。
2.癌胚抗原(CEA):消化道的“晴雨表”
可能和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等有关。
3.CA19-9:胰腺的“危险信号”
可提示胰腺疾病,也可能和胰腺癌相关,但胆道梗阻时也会造成假性升高。
4.CA125:妇科的“警示灯”
可能和卵巢癌有关,但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也会导致CA125升高,绝经后女性升高要格外重视。
5.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男性专属指标
PSA是前列腺癌的重要肿瘤标志物。
需要强调的是:单项指标轻度升高并不等于癌症,许多良性疾病也会导致升高,需联合其他检测进行综合评估,避免自我诊断造成不必要恐慌。
结语
“癌症早期发现的蕞大障碍不是技术限制,而是人们走进检查室的脚步。”
虽然癌症的“静悄悄”特性确实令人不安,但现代医学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诸多早期识别的工具。只有重视体检,及时关注体检报告中的异常信号,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做好自己的健康负责人,及时将癌症信号扼杀在摇篮里。
如何更有效发现癌症早期信号?更精细的体检是健康更好的保障。

盛诺一家长期致力于为广大国人提供赴日体检服务,与日本多家权威医院合作,进行“医疗级”体检。合作的体检医院包括日本癌研有明医院、东京科学大学医院、圣路加国际医院、湘南镰仓综合医院、庆应义塾大学医院、国际医疗福祉大学成田医院等。
如果您或您身边有亲友有赴日体检的打算,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我们,盛诺一家可帮您或您的家庭进行预约。盛诺一家在日本设有全资海外分公司,有专人提供全程陪同和翻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