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幽门螺旋杆菌菌感染率比较高的国家,所以胃癌发病率也很高,日本为了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建议幽门螺旋杆菌菌阳性者,不管有没有出现临床症状,都及时进行除菌治疗。
为什么幽门螺旋杆菌菌会引发胃癌呢?
胃液是强酸性,早期人们都认为没有细菌能在极酸的胃液中生存。但幽门螺旋杆菌杆菌会降低胃内的酸度,促进致癌物的转化,使原来不能在胃内存活的细菌得以繁殖,破坏胃粘膜,使胃酸腐蚀正常组织,溃疡经久不愈,溃疡长期存在容易穿孔,细胞异生,导致胃癌。
幽门螺旋杆菌是不是胃癌的罪魁祸首?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幽门螺旋杆菌菌是胃癌和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一级致癌因素。也就是说,将幽门螺旋杆菌列为与烟草和石棉同级别的致癌物。感染上幽门螺旋杆菌后,到了中年就会引起慢性胃炎,长期浅表性炎症会导致粘膜腺体萎缩,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从萎缩性胃炎开始,就被叫做胃癌“癌前病变”了。如果诊断了萎缩性胃炎,必须进行幽门螺旋杆菌除菌治疗,且要遵循医嘱定期复查。总之感染上幽门螺旋杆菌,胃癌的风险也会非常高。
为了预防胃癌,可以做哪些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方法
?尿素呼气测验:服用测试剂后,往二氧化碳吸收器里呼气,检测呼气中的尿素酶来测定是否被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血清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检测:抽血化验血清中的抗幽门弯曲特异性抗体,直接查出是否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粪便抗原检:检测相应粪便中是否有存在感染。
?内窥镜检查:通过胃镜观察胃黏膜,是否有发红或白色粘液附着,有没有粘膜增厚等临床症状,以发现早期胃癌以及即使采取面膜组织进行进一步的检测。
?内镜下取粘膜组织的活检:通过胃镜,采取胃粘膜组织,经过切片、染色后镜检观察是否存在幽门螺旋杆菌菌。同时能够明确胃内病变,确定胃内炎症的程度和类型。
?速尿素酶试验:胃镜检查后取胃粘膜组织1块,将活检组织放入试剂,观察试剂的变化,若试剂酚红由黄色变为红色,说明pH升高,试验结果为阳性,提示活检组织存在幽门螺旋杆菌菌感染。
如果查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要接受什么样的除菌治疗?
目前日本采用的是,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联用两种抗生素药物。这三种药物持续服用一周。停药4周后做除菌评估检测,如果除菌治疗成功只要做定期复查即可。如果检测结果还是阳性的时候,可以再接受一次药物除菌治疗。服药4周后再做除菌评估检测。一般的情况下,服药都能达到根治效果。当然在饮食上也要配合,注意多吃新鲜蔬果、少吃腌制熏烤及高盐食物。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可大大降低,也可大大降低胃癌的风险。因此做体检时一定不要忘记做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