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中日肺癌MDT治疗前沿对话活动举办,“对疾病和治疗的了解,有很高的专业门槛,初始治疗的选择极为重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李峻岭教授表示,普通人面临的最大困惑是如何及时地找到合适的医院、对合适的医生进行全面、规范的评估,应制订尽可能适合的方案,并及时通过多学科(MDT)模式科学地开展治疗。”会上,盛诺一家发布“全球就医战略咨询”服务。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李峻岭教授
“以肺癌为例,如果希望得到根治,局部治疗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包括胸外科和放射治疗科,也需要包括影像、病理科、内科医生的参与。”李峻岭表示,有些患者诊断时就偏晚了,需要更多的学科参与才能最终让患者的生存时间得到最大的延长。如今,某一个单独的科室、某一个单独的医生能够解决患者所有问题的时代已经远远过去了。
在日本顺天堂医院呼吸外科教授铃木健司看来,提高癌症治愈率,需要影像、病理、外科、药物、康复、并发症应对等多学科“协同作战”,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最佳治疗”。
日本顺天堂医院肺癌外科教授铃木健司
在日本,铃木健司教授每年主导开展数百例肺癌手术。“当前,日本的肺癌手术正在发生转变,肺叶‘区域切除’和‘楔状切除’术不断精进,可以尽可能减少肺叶切除范围,减轻患者负担。”铃木健司表示,不仅是肺癌肺癌,日本也在致力于为可以手术的中晚期肺癌患者进行挽救性手术,年龄最大的患者为90岁。
李峻岭则表示,MDT是精准医学和规范化诊疗的基础。近年来,通过推行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我国肿瘤患者缩短了治疗等待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更大幅提升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
会上,李峻岭和铃木健司同时受聘为盛诺一家“全球就医战略咨询”服务的肺癌国际MDT专家组成员,未来将以跨国别、跨学科的国际多学科团队模式,为国内重大疾病患者提供高度个体化、穷尽全球选择的精准医疗服务。
盛诺一家副总经理、医学部轮值主席程潇钰介绍,通过这项服务,患者可以实现72小时快速对接全球癌症权威专家,组建“中央保健级”的“智囊团”,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患者可以选择在国内实施,也可以对接到国外权威医疗机构治疗。
责编:王卓 | 主编:王振雅 | 校对:刘颖琪
参考来源:https://m.peopledailyhealth.com/articleDetailShare?articleId=12c83b0212d24bbb82973e23270d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