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乳腺癌的转移途径有不少人士很关注,乳腺癌转移途径是什么呢?如何转移的呢?因为掌握了转移的方式就能更好的控制病情进展,那么下面就由专业人士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乳腺癌转移途径是什么吧。
乳腺癌转移途径是什么你清楚吗?
摘要:
● 研究发现,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可通过血液循环肿瘤细胞扩散全身。
● 而核糖体(每个活细胞中的蛋白质生成机器)的增加,会提高它们形成转移的可能性。
● 这些发现提示转移可能被延缓或预防,不过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称,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可通过血液循环肿瘤细胞扩散至全身,最终到达远端部位,形成转移性肿瘤。而核糖体(每个活细胞中的蛋白质生成机器)的增加,会提高它们形成转移的可能性。
他们的观察表明,乳腺癌患者血液中富集的循环肿瘤细胞亚群具有更高水平的核糖体蛋白,它们的存在与疾病侵袭性增加和较差的临床结果相关;在小鼠模型的实验中,通过破坏核糖体功能并抑制癌细胞生长的靶向联合疗法可以减缓乳腺癌的扩散。
该研究结果于2020年2月6日在线发表在《科学》杂志。
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
Haber / Maheswaran实验室率先分离、分析并使用了源自患者血液样本的循环肿瘤细胞。“它们为了解晚期乳腺癌的转移途径作出了很多贡献。”来自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Douglas S. Micalizzi博士说道。
领导该研究的Micalizzi博士及其同事,从转移性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血液中采集并分析了循环肿瘤细胞,并使用了循环肿瘤细胞产生的细胞系。他们使用了CRISPR激活技术(一项研究基因激活效应的技术)来筛查循环肿瘤细胞的整个基因组,以寻找促进癌症扩散的基因。
结果,他们发现,核糖体蛋白,特别是一种叫RPL15的核糖体蛋白会促进乳腺癌的扩散,而乳腺癌侵袭性越强、生存率越低的患者,其循环肿瘤细胞中核糖体蛋白的含量越高。在与麻省总医院Vasudevan实验室的合作中,他们发现RPL15改变了循环肿瘤细胞内的蛋白质生成环境。
通过使用转移性乳腺癌的小鼠模型,研究人员测试了由核糖体抑制剂和癌细胞生长抑制剂组成的靶向联合疗法。他们发现,与其他循环肿瘤细胞相比,该联合疗法对RPL15 循环肿瘤细胞的疗效“显著提高”。
这些发现提示转移有可能被延缓或预防,不过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研究者表示:“这些早期研究结果表明,同时靶向细胞转化机制和细胞增殖通路,可作为一种方法来抑制RP基因高表达的侵袭性循环肿瘤细胞亚群,可能值得进一步研究。”
乳腺癌转移途径是什么呢?通过上面文章的讲解相信你已经清楚了,如果你还想更深入了解乳腺癌的知识,建议到正规医院找正规医生进行面诊询问。
来源:
本文编译自麻省总医院官网
原文链接:
https://www.massgeneral.org/news/press-release/Cancer-cells-alter-protein-production-machinery-to-hasten-metasta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