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Glioma),是大脑内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约占颅内肿瘤的一半左右,居神经系统肿瘤头一位。
胶质瘤发病原因有很多,如遗传、电磁辐射、病毒感染、头部外伤、过敏、职业暴露,等等。
一般来说,治疗胶质瘤,一方面需要控制好肿瘤引起的水肿、癫痫、神经功能障碍等问题;另一方面,需要尽可能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即便无法完全切除),之后再视情况结合放化疗等进行系统性治疗,才能给患者提供更好的预后。
图片来源:摄图网
手术对于胶质瘤的治疗至关重要,但很多时候,由于肿瘤位于某些关键部位,风险极大,因此对医生和医疗环境要求非常高。
我们今天要分享的案例主人公,正是一位胶质瘤患者。由于肿瘤位置非常差,他被医生判断风险极大,手术大概率会瘫痪。
但不久之后,他却成功地接受了手术治疗,也并未瘫痪。这是怎么回事?
“很遗憾,手术大概率会导致瘫痪”
宋先生起初出现头晕、肢体抖动等症状时,大约是在十多年前。由于发病频次较低且能自行缓解,他并没有当回事。
八年后,宋先生症状加重,还新添了包括抽搐、恶心、呕吐等症状。意识到不对劲的他,连忙前往医院。但当地医生判断是耳科病变,未过多治疗。
一年后,症状依然存在,于是宋先生前往大医院就诊。经耳鼻喉科一系列详细检查,医生判断宋先生并未得耳病,但颅脑MRI显示颅内存在占位,考虑肿瘤性病变。
来源:摄图网
从耳病到脑瘤,宋先生不敢相信这个结果,于是前往另一家更权威的医院就诊。专家认为,宋先生所患很可能为低级别胶质瘤。
这个消息对宋先生来说无疑是重创里的一线曙光。因为低级别胶质瘤意味着恶性不高,预后相对较好。但医生后面的一番话,让他再坠冰窟。
“很遗憾,由于肿瘤位置很差,手术大概率会导致瘫痪……”
因此医生建议不进行手术,使用口服化疗药物替莫唑胺(化疗药)6个周期。直至肿瘤进展至他瘫痪后再行手术。
宋先生还非常年轻,他非常渴望保住自己正常的生活能力。怀着这样的心情,他决定找更权威的专家看看是否还有转机,如果真的无可挽回,那么也就死心了。
来源:摄图网
“你可以手术,风险很低”
通过盛诺一家,宋先生成功预约到了美国一家神经专科和肿瘤专科实力均极强的著名医院为自己提供远程会诊。这家医院所属的大学医学院,已走出过27位诺奖获得者;其教职工中,则出现过130多位美国科学院、工程学院、医学院、文理学院的院士。
而具体负责给予医疗建议的,是该院神经外科&肿瘤科双料教授,同时他还是神经科学和细胞分子医学教授,临床专长为脑瘤、脑部和颅底微创手术,垂体、脊柱疾病。可以说,是全球范围脑瘤治疗领域的权威大咖。
针对患者当前所面临的抉择和多项困扰,教授给出了下列回答:
01 根据患者情况,当前诊断正确吗?是否应立体定向活检来明确诊断?
教授:结合患者的影像资料、症状、病史等,我认为病灶大概率是低级别胶质瘤,但由于没有活检组织,故无法确定诊断。对于患者这种情况,活检虽然有助于诊断,但也可能由于取样误差导致判断失误。
根据一些研究包括我自己的经验,类似患者这种未出现对比强化(帮助判断肿瘤侵袭性)的影像情况,仍有高达20%-30%的患者,肿瘤级别为高级。
02 患者目前的诊断和对应治疗方案应该是什么?
教授:目前来看可能的诊断仍然是低级别胶质瘤,但我也说过取得组织是确诊的可靠方法,因此结论仍可能存在变数。
在美国,一般只在最终诊断确定后,判断病灶更具有浸润性且持续生长,活检确认为低级别的情况下,才会给予辅助治疗。有时会选择放疗,有时会给予化疗,但我再次强调,在没有活检确诊/病灶持续生长/症状加重时,我不建议轻易给予放化疗。
03 医生建议口服6个周期替莫唑胺治疗,合理吗?
教授:在美国,没有活检确诊的情况下,我们通常不进行辅助化疗。替莫唑胺一般用于高级别胶质瘤(3-4级)病灶,对低级别胶质瘤的治疗并没有很好的研究数据支持。
04 如不辅助化疗,随访观察可行吗?
教授:可行。一般来说,我会更推荐手术明确诊断,协助指导辅助治疗。但如果患者和家属不准备接受手术风险且患者病情能够稳定,下一步我建议继续随访,定期MRI检查来评估病灶大小。
05 患者在您的医院可以手术吗?风险可控吗?
教授:病灶切除范围会在25%-90%之间。手术切除范围通常取决于病灶的解剖部位和术中MRI的应用。在有术中MRI的手术室进行手术,有助于更好评估肿瘤的可切除性。
根据目前资料来看,患者病灶范围并不局限于辅助运动区前部,还很可能波及主运动区,因此需要更为复杂的手术类型。因此,主刀医生必须非常熟悉病灶范围,且需要术中引导,可能的话,患者还应在手术时保持清醒,尽可能避免手术损伤运动功能。
手术相关的风险包括癫痫、瘫痪、感染和脑脊液漏,但根据我的既往病例看,风险发生率虽然不是0,但概率很低。
06 患者能否使用质子治疗?
教授:通常,我不建议质子治疗用于低级别胶质瘤,而会建议采取传统放疗。在美国,质子治疗并非该类型肿瘤的标准治疗。
07 患者是否适合贝伐单抗治疗?有无其他基因疗法或癌症疫苗可用?
教授:一般来说,贝伐单抗只用于高级别且替莫唑胺无效的肿瘤。该患者目前肿瘤显然不符合这个情况,因此我不建议使用贝伐单抗。
我不知道美国目前有任何针对低级别胶质瘤的基因疗法或癌症疫苗,如果对其他疗法感兴趣,那么家属可以考虑检索NIH数据库,寻找NIH资金支持的全美范围的临床试验。
08 继续等待并定期观察,会影响后续治疗吗?
教授:患者可以继续等待并进行定期观察。如果病灶生长或对比强化改变,表示肿瘤更有侵袭性,到那时切除难度会增加。当然这属于潜在风险,需要患者和家属判断和做决定。
★ 教授总结 ★
总而言之,我当前的建议是优先手术,在术中通过MRI动态扫描下进行开颅手术,尝试尽可能多地切除肿瘤并进行病理活检。
用于明确病理的组织,应非常具有代表性,以免误判级别。因此,我建议不要只送检一小块组织,而是更大量的组织提供给病理医生,以便做出更精准的诊断。
如果病灶为3级,则患者进行放化疗辅助治疗;如果病灶为2级,则术后保持定期观察即可。
小结:
在本案例中,围绕的焦点主要有两项。其一是手术的可行性上,其二是治疗的标准化上。
关于手术的可行性判定,不同的医生水平、团队水平、治疗条件等因素会导致判断产生差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断强调,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治疗癌症等极度复杂的重大疾病,应尽可能去好的医院寻求权威专家提供医疗服务。
来源:摄图网
为了实现诊断和方案的精准化,教授坚持认为需要更多证据来明确病理,以便后续方案可以严格按照标准化进行。比如替莫唑胺、贝伐单抗,虽然它们都获批用于胶质瘤治疗,但各自有各自明确的适应条件,而非可以让患者“用用再说”。
否则,现代医学史上,通过无数多个研究和临床试验,以及那些勇敢的参与者们用生命验证出来的宝贵数据,就不再有什么意义;那些年复一年不断更新、完善的临床治疗指南,也都不过废纸一张。
严谨和规范,永远是医学的灵魂。
不久后,宋先生前往教授所在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虽有一些并发症,但他果然没有瘫痪,后来经过复健治疗,恢复也很顺利。
如果您不幸遭遇了重大疾病,正处于类似宋先生曾遭遇的困境,请不要轻易放弃希望。也许一次和国际权威专家的远程沟通,能为您提供对疾病、治疗新的认知,为您的治疗关键期保驾护航。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了解更多盛诺一家全球远程会诊流程、费用及权威专家信息。
请在备注中输入口令:04071
关于我们:
盛诺一家只做一件事情,就是救命。只要人类还有办法,不论是新上市的特效药物、还是前沿的设备,不论是在美国哈佛,还是英国、德国、日本著名医院,我们都会快速帮助患者找到,都会两周内帮助患者快速和全球专家视频咨询,或者直接飞到发达国家进行治疗。我们每年服务上千位癌症等重病患者,其中很多患者因此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