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诺一家 您身边的海外医疗服务专家

“无国界病人”师永刚:去美国看病获得了什么?

时间:
作者: 盛诺一家


很多癌症家庭的故事,都是从一句话开始的:

医生,有没有什么特效药?


当病理报告落到桌上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在拼命找同一个东西——某一颗神药、某一支进口新药、某一个国外刚批的靶向药


原《凤凰周刊》总编辑师永刚,当年也是这样走上抗癌之路的。

图片

(来源:搜狐读书)


2012年,他被确诊为一种极罕见的肾上腺皮质癌,属于肿瘤里的罕见病。那时国内几乎没有成熟药物和标准方案,协和医生判断他活不过半年。


他听说,美国有一颗专门治疗这种病的药——米托坦。中国当时没有,但这颗药在美国已经上市了40多年。于是,他很自然地做出一个决定:飞去休斯敦,奔着这颗救命药去。


很多年以后再回头看:出发的时候,他以为自己是在追一颗药;真正救他命的,却是一整套抗癌体系


如果他当年只是通过香港代购,想办法弄到同样的米托坦,却留在一个缺乏经验、缺乏后续方案的环境里,他大概率走不到今天。


答疑|米托坦有å‡ä¸ªç‰ˆæœ¬?

米托坦,美国1970年获批;中国2023年,相差53年(来源:百配健康)


这也是我们今天想借他的故事,认真和每个癌症家庭聊清楚的一件事:药当然是希望,但真正能托住一个人的,往往不是那一颗药,而是你有没有机会站到一个会用药、持续有药”的体系里。


01

从“特效药幻觉”,到“长期拉锯战”


大多数人心里的抗癌想象,很简单:得了癌找好药把肿瘤消灭结束。


师永刚刚确诊的时候,想法也差不多。罕见病、晚期、国内没药——那就去有特效药的美国;

想着只要搭上米托坦这班车,也许就能逆转命运。


但真正的治疗过程,远远不是一药定乾坤的爽文桥段。


如果你把他的十几年拉长看,会发现是一条被反复折断、再接上的生命曲线:

  • 一开始,用米托坦和其他药物,把病情暂时按住,赢来第一个缓冲期

  • 接着出现进展,需要不断调整方案,换不同的化疗组合、局部治疗、放疗;

  • 后来多次耐药、多次复发,每一次检查结果不好,背后都是一次新的会诊、新的方案重组;

  • 当常规手段逐渐失效时,他开始进入临床试验,一次次尝试新药、新组合。


他不是靠某一次治疗一战封神,而是靠每次失败,都还有下一步可以走,一点一点把时间线往前拖。


图片

(来源:摄图网)


这就是晚期肿瘤治疗容易被误解的地方——很多家庭把全部希望压在我能不能找到那一颗厉害的药上,可临床上真正决定一个人能活多久的,往往是另外一个问题:当第一种方案失效的时候,你所在的这个体系里,还有没有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可以走?


药物固然重要,但药从来只是工具。真正把工具串成的,是系统。


02

米托坦只是门票,真正救命的是MD安德森“整套系统”


为了好理解,你可以把米托坦想象成战场上的一颗子弹。


这颗子弹,有针对性,也很重要,但想赢一场长期战争,光靠一颗子弹绝不够。师永刚去了MD安德森这样的国际肿瘤中心,其实是走进了一个完整的抗癌生态圈


1.懂这种病的人,真的见过很多这种病


肾上腺皮质癌属于极罕见肿瘤,在很多地方,一个医生一辈子只见到一两例,根本谈不上经验。但 MD 安德森这样的中心,是全球转诊的终点站,全世界的疑难罕见病人往那里聚拢。


同样是用米托坦:

  • 有的医生,是第一次用这药,处处小心,剂量保守,害怕出事;

  • MD安德森的医生,一年要看很多肾上腺皮质癌,知道这个药从哪个剂量起步更合适,多久加、加多少,什么情况下要立刻减停,如何处理毒性。


图片

师永刚就医的MD安德森,几乎历年排名全美癌症专科第一


同一颗药,在第一次摸索的手里和在用惯了的手里,效果往往是两件事。一边是走夜路,一边是走熟路。


很多患者以为关键问题是有没有药;实际上,关键往往是:谁在给你用、有没有足够多类似病人的经验


2.决定治疗路线的,不是某一个医生,而是一整个团队


MD安德森,每一次重大决策——要不要手术、什么时候手术、该不该再上放疗、要不要改用别的化疗或靶向药——都不是某一个医生拍脑袋,而是一个多学科团队一起讨论:肿瘤内科、外科、内分泌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


大家把影像、病理、指标摊在桌上,把不同方案的利与弊算清楚,再做决定。


对晚期、罕见肿瘤患者来说,每一步都像是在钢丝上走路:再激进一点,有可能多争取一点治疗空间,但有可能把人一下子推到生命边缘;保守一点,眼下舒服些,但可能错过宝贵的窗口期。


在这样的局面下,一群人对着同一份资料反复算账,和一个人凭经验感觉差不多去做决定,得出的方案,往往完全不同。


很多中国患者的直觉是:我一定要找到好的那个医生。


但在真正优秀的肿瘤中心,一个大神背后站的,其实是一整个MDT

 图片

MD安德森的多学科病例讨论(来源:棱镜)


如果只有一个人,连体系的门槛都还没跨进去。


3.真正稀缺的,是这一步之后,还有下一步


对晚期癌症患者来说,有一个残酷但必须提前接受的现实:绝大多数方案都有有效期。药再好、放疗再精准、手术再干净,很多时候,几年内依然会进展、会复发。


这不是谁水平不行,而是现有医学的客观边界。


师永刚的经历,几乎就是教科书式的多次复发、多次耐药、多次换线、多次试验的整个循环。


他之所以能活到今天,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每一次方案开始失效时,他所在的体系里,还有下一班车在等他。


下一班车可能是:

  • 一项针对罕见肿瘤的小样本临床试验;

  • 一种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新药;

  • 一个新的组合疗法;

  • 一种带有实验性质的精准治疗尝试。


图片

2022年全球注册临床试验数量对比,半数在美国(来源:clinicaltrials.gov


临床试验,对晚期患者而言,不只是为科研做贡献,更多时候是在别的路都堵住时,多出的一条尝试路径


没有这样的体系,疾病一旦进展,你能听到的,可能只有一句:我们能用的都用了,再没有别的办法。


有这样的体系,每次影像一变坏,门后都还有下一间屋子可以走进去。


4.“撑得住同样重要:护理、随访和细碎的生活


长期抗癌,不是只比谁的药厉害,更多时候是在比谁撑得住


米托坦这样的药,毒性不小,要长期吃,需要精细监测血药浓度、电解质、肝功能,激素需要怎么补、怎么调,出现什么症状说明必须停药,这些都是经验活。


同时,营养支持、心理状态、睡眠、疼痛管理、预防感染、处理并发症……这些看起来琐碎,但没一个是可有可无


很多患者不是直接被癌细胞打倒,而是在一次又一次治疗的副作用和并发症中慢慢耗尽体力。


成熟的体系做的事情,就是尽可能帮你把这些坑填平:让你不至于因为一个可控的并发症提前下线,让你有体力、有时间,跑完一次又一次治疗的全程。


图片

(来源:摄图网)


03

如果只买到药,却没进入体系,会发生什么?


很多人看到这里,心里会冒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如果当年他不出国,只是想办法自己买到米托坦呢?


这个假设非常值得展开。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他通过香港或其他途径,设法弄到了同样的米托坦,在国内某家医院开始吃药。这家医院的医生,对肾上腺皮质癌很陌生,对米托坦更缺乏一线使用经验。


剂量从哪里起步?多久加?加到多少停?怎么监测血药浓度?出现哪些不良反应一定要立刻处理?


书本上有答案,但真正遇到一个具体病人,还需要胆量和经验。


没有大量病例做底气,医生自然会谨慎——剂量不敢上得太足,有反应就赶紧减停。久而久之,这颗药就可能变成一个试一试的选择,而不是被放进一条完整路线里的关键一环。


如果影像检查提示进展了呢?


很多地方的现实可能是:我们能用的都用了,连这个进口药也用了,效果也就这样……”


没有后续临床试验,没有多学科团队,没有为肾上腺皮质癌量身打造的后备方案。这一刻,不是药没有了,而是路没了。


图片

(来源:摄图网)


所以说,香港购药+零散资源这种模式,本质上是一个人在荒野中带着一颗子弹求生;而米托坦+MD安德森+临床试验网络,则是整支队伍在帮你打仗。


这两种命运,起点似乎都是有药,但走着走着,方向完全不同。


04

给癌症家庭的“底层经验”:把自己送进“体系”里


讲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有钱我当然知道去美国;但对我这种普通家庭来说,我能做什么?我去不了美国啊。


这是所有人心里的难处,我们不回避。但师永刚的故事,绝不是只为了告诉你出国好,而是在提醒我们:别只盯着有没有某种药,而要学会判断我是不是站在一个相对靠谱的体系里


这几条经验,也许可以帮到你:


第一,先选战场,再选武器


确诊之后,第一步不是马上问开什么药,而是尽快判断:哪家医院、哪个团队,对这种病有经验?


对常见癌种,国内有不少肿瘤中心已经积累了大量病例;对罕见癌,尽量去那些有专门罕见病/疑难肿瘤门诊的医院,不要满足于离家近的三甲


每年看多少这种病人”“有没有MDT会诊”“有没有相关临床试验”——这些问题的答案,比某个名医生的头衔,更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曲线。


图片

(来源:摄图网)


第二,把抗癌当成一场多回合战斗,而不是一次考试。


不要把全部希望压在第一线一定要一击成功。现实往往是:一线有效一段时间,迟早有进展;二线、三线、四线继续接力,多走一程,就多活一段时间。


你真正需要关心的,是:这个团队有没有提前帮你规划后路?有没有在一开始就告诉你:如果这一步不行,我们下一步可以考虑什么


第三,能不能出国,不是唯一关键,关键是有没有接上全球的知识和方案


有条件出国的,要清楚自己在买什么:买的不是国外空气更香,而是一套更成熟、经验更密集的体系和更多临床试验机会。


没条件出国的,也不是完全无力:

  • 尽量选择在你这个病种上经验丰富的国内中心;

  • 主动问医生:有没有合适的国内临床试验可参加;

  • 善用公开的指南、共识信息,必要时寻求远程会诊,让自己的治疗尽量对齐目前公认的标准和进展。


这,就是在现实条件下,做一个尽量无国界的病人:身体在本地,信息和思路尽量向世界敞开。


图片

师永刚所著的《无国界病人》


第四,把=希望升级为体系=希望


短视的希望是:只要我买到某种药,我就有救。


这种想法,很容易让家庭在神药故事”“海外代购”“土办法偏方之间来回摇摆,浪费宝贵的时间。


成熟的希望是:只要我能进入一个尽可能懂这病、有经验、有下一步方案的体系,我就还有机会。


这不是鸡汤,而是几十年罕见癌症治疗的血淋淋现实。


师永刚一开始是为了特效药出发,但真正托住他十几年的,是米托坦背后那整块系统。


结语:


我们当然希望,有更多新的好药出现,希望那种美国用了几十年,中国才刚获批的时间差越来越小,希望罕见病人不再需要跨越半个地球去找生路。


图片

(来源:摄图网)


但在这些宏观改变到来之前,对每一个此刻正在为治疗方案焦虑的家庭来说,一个更现实的选择题是:你要做一个只会找神药的病人,还是学会帮自己找到一个相对靠谱体系的病人?


前一种,很容易迷失在各种故事、广告、道听途说里;后一种,也许没有那么耀眼,但更有可能,在一次又一次差点结束的时刻,被一个又一个下一步接住。


愿你和家人在艰难的时刻,不仅有勇气去寻找希望,也有智慧,选对那块能托住你的土地。


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的选择,也欢迎在「向愈集」后台留言,告诉我们你的困惑、你遇到的医生和医院,我们一起交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你把路看得更清楚一些。

【盛诺一家】成立于2011年,是国内领先的海外医疗咨询服务机构,至今已为7000个患者家庭提供出国就医服务,重点涵盖癌症、心脏病、罕见疾病等重疾领域。凭借专业、贴心、高效的服务,盛诺一家赢得了99%客户好评率!

📌为什么出国就医患者选择盛诺一家?

  • 官方资质:与美国、日本、英国近50家TOP级医院签署官方合作协议,搭建全球医疗服务网络
  • 专业可靠:咨询服务团队成员70%拥有医学背景,包括医学院博士、三甲医院医生、资深医学翻译
  • 一站式服务:在全球设有15个客户服务中心,保障从国内到海外全流程、高品质的服务质量
  • 客户至上:推出48小时冷静期、风险告知书、医疗费用“零加成”等措施,保障客户权益
  • 专属折扣:通过本公司预约出国就医的患者,可额外申请5%–40%的医疗费用减免折扣

👉如果您或者家人需要出国看病,可拨打免费咨询热线 400-855-7089,或通过 盛诺一家官网 预约咨询!

美国看病指南 美国看病案例 肾上腺皮质癌 米托坦 师永刚

本文为海外就医科普文章,内容仅供阅读参考,不作为任何疾病治疗的指导意见。文章由盛诺一家编译,版权归盛诺一家公司所有,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须注明“转自盛诺一家官网(www.stluciabj.cn)”字样。
推荐阅读
最新资讯
盛诺一家 您身边的海外医疗服务专家
14
YEARS
深耕海外医疗服务行业
1000+
PARTNERS
国内外合作医疗机构
15
SERVICE CENTERS
全球客户服务中心
7000+
FAMILIES
服务重症患者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