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多系统多器官的肉芽肿性疾病。肺结节病情不断进展会演化成肺癌,因此肺结节要及时筛查,有些肺结节需尽快治疗。我国医疗资源紧张,体检项目单一,医疗设备落后,所以不少国人都选择去美国等国家进行体检。那你知道体检筛查出肺结节该如何做吗?美国Fleischner指南告诉你。
在一项成人胸部CT相关研究中,超过480万人接受过至少一次胸部CT检查,发现超过150万个结节;2年内,接近63000个结节确诊为新发肺癌。
因此,采取系统和循证的方法对这些结节进行处理,其重要性可见一斑。美国Fleischner学会发布了CT检出肺部偶发性结节的管理指南,该指南主要目的是减少针对CT检出肺部偶发性结节不必要的随访检查,以下是指南的主要建议。
孤立性肺结节
建议1:孤立性非钙化实性结节
<6 mm的实性结节的低危患者不需进行常规随访(1C等级;强推荐,低或非常低质量证据)。
<6 mm的实性结节的高危患者不需进行常规随访;但是,对于一些形态可疑,上叶位置或两者兼具的<6 mm的实性结节,12个月进行随访(2A等级;弱推荐,高质量证据)。
对于6~8 mm的孤立性非钙化实性结节的低危患者,根据体积、形态和患者偏好,可在6~12个月进行初始随访检查(1C等级;强推荐,低或非常低质量证据)。
对于6~8 mm的孤立性非钙化实性结节的高危患者,建议在6~12个月进行初始随访检查,在18~24个月再进行随访检查(1B等级;强推荐,中质量证据)
对于>8 mm的孤立性非钙化实性结节,考虑3个月时进行随访,可结合PET和CT(PET/CT)、组织、样本、或其中一组;以上任何选择可依据结节体积、形态,合并症和其他因素(1A等级;强推荐,高质量证据)。
推荐2:多发性非钙化实性结节
对于直径<6 mm的多发性非钙化实性结结节,不建议进行常规随访(等级2B;弱推荐,中质量证据)。
对于至少有1个结节直径>6 mm的多发性钙化实性结节,建议在3~6个月时进行随访,然后根据风险在18~24个月考虑是否进行第2次随访(1B等级;强推荐,中质量证据)。
亚实性肺结节
推荐3:孤立性纯磨玻璃结节
对于直径<6 mm的孤立性纯磨玻璃结节,不建议进行常规随访(1B等级;强推荐,中质量证据)。
对于直径≥6 mm的孤立性纯磨玻璃结节,建议在6~12个月进行随访,之后每2年进行随访,直至5年(1B等级;强推荐,中质量证据)。
推荐4:孤立性部分实性结节
对于直径<6 mm的孤立性部分实性结节,不推荐进行常规随访(等级1C;强推荐,低或非常低质量证据)。
对于直径≥6 mm的孤立性部分实性结节,考虑在3~6个月进行短期随访以评估结节的持续性。对形态可疑的结节(如分叶边缘或囊性成分),实性成分增长,或实性成分>8 mm,建议进行PET/CT、活检或切除(1B等级;强推荐,中质量证据)。
推荐5:多发亚实性结节
对于结节<6 mm的多发亚实性结节,须考虑感染的病因。若在3~6个月进行初始随访后病灶仍存在,考虑在2和4年时进行随访以确定结节的稳定性(等级1C;强推荐,低或非常低质量证据)。
对于至少有1个结节直径>6 mm的多发性亚实性结节患者,治疗决策应根据可疑的结节。在这种情况下,考虑感染性病因。若3~6个月后仍然存在,考虑多发原发性腺癌(等级1C;强推荐,低或非常低质量证据)。
体检检查出肺结节不要惊慌,需要配合医生进行下一步的详细体检,遵从医嘱进行相关治疗。欧美等国家,肺结节的发病率较高,因此在丰富医疗资源的支撑下,美国对肺结节的治疗和预后一套成熟的理论,在国内治疗不佳的患者可以考虑出国看病。国内癌症的高危人群也可以联系盛诺一家去美国体检,更加全面的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参考来源:
1.Macmahon H, Naidich D P, Goo J M, et al.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Incidental Pulmonary Nodules Detected on CT Images: From the Fleischner Society 2017.[J]. Radiology, 2017, 284(1):161659.
2.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118/21/35485962_723184247.shtml
3.http://www.sohu.com/a/209712147_100029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