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心脏病是心脏发生病变的疾病总称。过于剧烈的情感起伏,外来或机体内在因素的作用都会让心脏受到损伤。伴随年龄的增大,身体机能的退化,基础病史和血管疾病,让中老年人心脏病的患病风险直线上升。保护心脏的措施有哪些呢?近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了头份针对心脏病患者的运动和体育活动的指南。
指南撰写主要专家之一,意大利罗马运动医学与科学研究所的Antonio Pelliccia教授指出,“当前肥胖和静坐的生活方式流行,规律运动可防心血管疾病,还能降低心血管者的过早死亡风险。”
01、身体健康者
150分钟/每周 ;75分钟/每周。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或两者组合。身体耐受后,逐渐将中等强度运动增至300分钟/每周,高强度有氧运动增至150分钟/每周。
02、高血压患者
30分钟/每天
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或游泳,可使血压降低7/5毫米汞柱。每周还可进行3天力量锻炼,若收缩压>160毫米汞柱,则应延缓运动。
03、血脂异常者
3.5~7小时/每周;30~60分钟/每天。
每周进行3.5~7小时中等强度运动,或每天运动30~60分钟,可使甘油三酯降低一半,“好”胆固醇升高一些。
04、糖尿病患者
30分钟/每天
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快步走等中等强度锻炼,每隔30分钟起身走一会儿,日常可选择几天做15分钟力量训练。
05、肥胖患者
3次/每周;30分钟/每天。
每周进行3次力量训练,此外每天要做至少30分钟的中等或高强度有氧运动。
06、老年人
年龄≥65岁,身体健康,150分钟/每周。
年龄≥65岁、身体健康的老人,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有跌倒风险的老人,每周至少2天进行力量训练。
07、孕妇
孕前孕期和产后,150分钟/每周。
没有禁忌症的孕妇,推荐在孕前孕期和产后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但要注意安全,不要选择有危险的运动。
08、外周动脉疾病患者
150分钟/每周;75分钟/每周。
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剧烈有氧运动,或两种运动组合。
09、冠心病患者
无症状的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如果在医院测试未诱导心肌缺血,可参与所有类型的运动。
10、房颤患者
规律运动有助预防房颤,建议参加体育运动前进行评估,并保证甲状腺功能正常,不吸烟酗酒。
11、慢性肾病患者
可进行低至中等强度有氧、抗阻及柔韧性训练,但有以下情况不推荐运动:电解质异常,心电图可疑改变,透析期间体重增加过多,用药方案改变等。
针对不同的身体情况和基础病史,运动方案也有所改变。大众可以在医院或者专业的健康咨询师的帮助下,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方案,以免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如果在运动的过程中,身体出现严重不适,比如心率骤减或加速,血压异常或面色苍白等现象,应该立即停止运动,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文章来源:https://www.escardio.org/Congress-Hom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19/0305/c14739-30957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