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病因较为复杂,不过2性糖尿病的发病与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和过度肥胖等因素有较大的关系。这些病因恰好和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相吻合,这就导致了国内年轻人得2型糖尿病的数量不断增加,发病率不断升高。不过近期有研究发现,如果年轻人得了2型糖尿病,其病情进展更快,患者的并发症也更多,这就提醒了年轻人要积极预防糖尿病。
发病早的影响是深远的,从疾病发生发展速度、到并发症风险,都意味着更重的疾病负担。Nature Reviews近期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就全面总结了年轻发病(<40岁)的T2DM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致病风险因素和未来的疾病负担,我们将与大家分享其中的要点。
年轻人得2型糖尿病越来越多
这种趋势同时表现在患病率和发病率两方面。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发布的糖尿病地图集报告称,除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美洲和中美洲外,T2DM患病率在每个地区都有所上升。在中国,0-18岁的人群中,T2DM的患病率从1995年的4.1例/10万人上升到2010年的10.0例/10万人。
年轻发病的T2DM在年轻人中的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组和种族的不同而不同。美国SEARCH研究报告称,美国年轻型T2DM的年发病率从2002-2003年的9例/10万人增加到2011-2012年的12.5例/10万人。在中国,儿童和青少年(5-19岁)的年发病率从2007年的0.72例/10万人上升到2013年的3.6例/10万人;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明显增加,并且男孩高于女孩,但其它地区多为女孩发病率更高。
病情发展更快,病理机制不同
年轻发病的T2DM患者病情进展比晚发型T2DM更快,表明其病理生理学机制不同于晚发型T2DM。
一方面,是β细胞衰竭更快。年轻发病和晚发型T2DM的病因有一定的相似性,包括β细胞功能紊乱、胰岛素抵抗和其它肥胖驱动的机制。
但是,年轻发病的T2DM患者的β细胞功能随着时间推移而下降的速度比晚发型T2DM快得多。晚发型T2DM的β细胞功能下降率每年约7%,患T2DM的青少年(平均年龄14岁)的β细胞功能的年下降率为20% ~ 35%。
年轻发病的T2DM患者的1相和2相胰岛素分泌都比晚发型T2DM低。相比于非糖尿病者,患有T2DM的年轻人1相和2相胰岛素分泌分别减少75%和55%。通常只有在病程超过10年的晚发型T2DM患者才会观察到这种程度的2相胰岛素分泌减少。
另一方面,是肥胖影响更大。一些研究发现,80%以上的T2DM青年患者在发病时有肥胖,而在晚发型T2DM患者中,这一比例约为50%。患有T2DM的年轻人的肝脏和肌肉中的脂肪比患有T2DM的老年人大约高出3倍。
多项并发症风险飙升
1. 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
研究发现,年轻发病的T2DM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事实上,将诊断年龄提前10年(相当于糖尿病持续时间延长10年),全因死亡风险增加20%-30%,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60%。
在预期寿命方面,年轻发病的影响远大于晚发病。模拟数据表明,与未患2型糖尿病的人相比,在20至40岁之间发病的男性和女性T2DM的预期寿命分别减少了14和16年。年轻发病的T2DM患者的生命损失似乎比T1DM患者更大(T1DM的预期寿命比普通人减少约12年)。
另外,年轻发病的T2DM比晚发型T2DM患大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增加了一倍。与对照组相比,年轻发病的T2DM患者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了14倍,但晚发型T2DM患者只增加了4倍。这种风险也远远高于T1DM患者。
2. 微血管并发症
年轻发病的T2DM的微血管并发症发病率高于T1DM,包括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都更高。
3. 肾病
与T1DM相比,年轻发病的T2DM患者微量蛋白尿的患病率较高,进展到大量蛋白尿的比率也很高。在“TODAY”研究中,年轻发病的T2DM患者在诊断时,微量白蛋白尿的患病率为6%,4年后上升到17%。
加拿大研究发现,青少年T2DM患者的肾功能衰竭早可在T2DM诊断后15年出现,与T1DM患者相比,年轻发病的T2DM患者的生存率更低。另外,相较于T1DM,T2DM的长期肾脏存活率更低,T2DM组在15年和20年时的肾存活率分别下降到92.0%和55.0%。相比之下,T1DM组仍为100%。
年轻发病的T2DM患者的肾病发病率和终末期肾病(ESKD)也高于晚发型T2DM患者。
尽管2型糖尿病发病年轻化的趋势愈发明显,不过国内年轻人都缺乏主动预防的意识,都是到确诊时才后悔莫及。均衡的饮食结构、健康的生活作息和科学合理的运动,都是国人预防2型糖尿病等疾病较为有效的措施。
参考资料:Dianna J. Magliano,et al.(2020). Young-onset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 implications fo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Nat Rev Endocrinol, DOI:
https://doi.org/10.1038/s41574-020-0334-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