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出国看病已经成为了新的热潮,不少国内癌症等患者都在海外重获新生,延长了生命期。不过当选择出国看病的终点站时,让很多人犯了难,因为不知道哪个国家的医疗资源更加丰富,更加适合自己?美国、英国和日本,是国内较为常见的三个海外看病选择。接下来,小编就会对比美英日医疗资源,帮助大家做出更加准确和理智的决定。
中国患者海外就医的主要目的地:
美国:从医疗水平来说,毋庸置疑,美国拥有目前全球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科研资源,在新药、新技术和临床试验的研发水平上良好,能够为绝大多数中晚期癌症及罕见病、疑难杂症患者提供较好的治疗,但也以高昂的医疗费用著称,即便是美国人,如果没有高保价的医疗保险支撑,也难以负担美国高昂的医疗费用。
一般来说,在美国治疗癌症的平均花费需要200万元人民币起步,部分疾病如白血病治疗费用可达千万元,并非一般中产家庭可以负担。能够选择前往美国癌症治疗的家庭需要很强的经济实力,所谓“不差钱”。
英国:英国医院的特点是性价比高,借助现有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简称NHS)的优势,在保证高水平治疗手段的同时治疗费用低于美国。尤其是在中晚期癌症患者及部分罕见病、疑难杂症患者,诸如白血病、淋巴瘤等患者提供高水平诊疗,其治疗费用常常不到美国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
以创建于1851年的英国皇家马斯登医院为例,这家医院就处于NHS体系中,医院分公立部和私立部,在英国,海外患者可以与英国本地患者一起,以同等价格享受英国的私人诊疗服务,并共享NHS提供的基础检测设备,以此降低就医成本,这也是英国诊疗费用远低于美国的原因之一。
在癌症治疗方面,英国的治疗费用大约在6万-10万英镑左右。比较昂贵的白血病也在20-40万英镑左右,即便严重的情况,费用很少超过100万英镑。
日本:日本具优势的医疗领域其实是早期癌症检测,癌症治疗的费用大抵在50万~70万元人民币左右(主要是手术)。但日本权威医院对于末期癌症患者多数持保守态度,只接受有手术或放疗机会的癌症患者,导致在癌症治疗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从癌症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5年生存率来看,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给出的数字为67.1%,英国癌症研究所提供的结果为54.3%,日本为65.8%,而中国恶性肿瘤的5年生存率为40.5%。三个国家的优势也各有不同。
患者走出去 VS 资源走进来
海外就医多年开拓之路,不仅拓宽了国人就医的选择路径,同时也促进了国内医疗服务的提高。
在全球范围内,医疗系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很多时候都始于患者流动,当患者体验到更好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后,自然会推动本国的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因为能够走出国门的都是有支付能力的患者,这部分患者是医院希望获得的患者资源,为了吸引和留住优质患者,也会倒逼医院提高服务质量,让更多人群受益。
不少英美医院的医生,通过视频和电话沟通彼此的病例,讨论治疗方案,现在也有越来越多中国医生开始展开国际交流,建立医生间跨国的远程交流机制,毕竟中国拥有全球较大的病患群体,这些讨论会共同促进学科进步。
海外医疗资源还让难以解决的罕见病患者看到新希望。中国人口基数庞大,罕见病患者数量不少,但医疗资源非常紧缺,不少罕见病患者能从中获得一个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不得不说的是,各国之间的医疗资源和侧重点都有所不同,普通人很难在繁杂、琐碎的信息中找到更加合适自己的就医国家,更别说将范围进一步缩减到某个权威医院。因此,盛诺一家这样专业的出国看病医疗服务机构,就能够很好的帮上忙。盛诺一家不仅有专业的医疗团队能够帮助患者翻译病历,同时和海外多家权威医院有深度的合作关系,让患者能够更快效率的就医。所以说,现在国内越来越多的国内患者,选择盛诺一家出国看病,这未尝不是更加明智的选择。
文章来源:https://www.cancer.gov/
https://www.scchr.jp/index.html
https://www.cancerresearchuk.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