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诺一家 您身边的海外医疗服务专家

为什么心脏瓣膜病在亚洲越来越多?

时间:
作者: 盛诺一家

——带你看清一场正在悄然展开的“心脏危机”

图片



✅ 一、我们的心脏里,其实住着四扇“闸门”
   你知道吗?我们的心脏里其实有四扇“生命之门”——我们叫它们瓣膜。它们的功能就像交通灯一样,控制血液在心脏的四个腔室之间“单向通行”。

   如果这些瓣膜出了问题,比如打不开(狭窄)或者关不严(关闭不全),血液就可能逆流,心脏要花更多力气维持运转。时间一长,会导致心衰,甚至危及生命。

这种病,叫做心脏瓣膜病(valvular heart disease, VHD)。


✅ 二、为什么亚洲人的瓣膜问题越来越多了?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观察。《JACC Asia》2025年6月的综述里明确提到:亚洲正迎来一波瓣膜病高发的浪潮。

   原因之一,是老龄化。
   日本的数据很直观:80岁以上的人群中,每14人中就有1人患有严重主动脉瓣狭窄(AS)。中国、新加坡、韩国这些国家的情况也很类似。年纪越大,瓣膜钙化变硬的几率越高。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风湿性心脏病(RHD)。
   很多中老年人小时候得过扁桃体发炎、风湿热,治疗不规范可能“误伤”了心脏瓣膜。世界上70%以上的RHD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其中亚洲国家是重灾区。


✅ 三、我们亚洲人的“心脏门”,天生就小一号

   和欧美人相比,我们亚洲人体型小,心脏瓣膜的口径也更小。这意味着:

  • 许多欧美设计的瓣膜装置对我们来说偏大,不合适

  • 手术风险和技术难度更高

  • 必须开发“亚洲定制款”瓣膜装置


   另外,亚洲人中“双叶主动脉瓣(BAV)”的发生率更高。

   BAV结构异常,容易早发病、进展快、治疗挑战大。在中国做TAVR(微创换瓣)的人群中,将近一半是BAV患者。


✅ 四、这些人,是高风险人群

   如果你或者你的亲人属于以下情况,真的建议做一次心脏彩超:

  • 60岁以上,有胸闷、气喘、乏力等症状

  • 小时候得过风湿热

  • 曾被诊断心律不齐或心脏杂音

  • 家族中有人做过瓣膜手术

  • 体检提示“瓣膜钙化”“轻度反流”等异常情况


   瓣膜病早期几乎无症状,等出现不适,往往已经到了中重度阶段。


✅ 五、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我梳理了一些实用建议,分享给你:

  • 孩子反复咽喉发炎时,要规范治疗,防止风湿热

  • 中老年体检时,记得主动加项“心脏彩超”,别只看血糖血脂

  • 保持口腔清洁,因为牙菌斑进入血液后可能引发感染性心内膜炎,进一步损伤瓣膜

  • 不要轻视“心脏杂音”或轻度反流的提示,定期复查尤为重要



六、这不只是“欧美老年病”,而是我们身边的问题

        心脏瓣膜病并不是“遥远的老年病”,而是亚洲社会正面临的现实挑战。

   老龄化、风湿史、设备普及率不足、公众认知低,这些因素叠加,使瓣膜病可能成为我们这一代中老年人的重大健康负担。



   如果这篇文章能让你为自己或家人早做一次检查,哪怕是普通的心脏彩超,那就是非常值得的科普。



图片


图片来源:Epidemiology of Valvular Heart Disease in Asia Pacific Region. JACC Asia.


关键数据警示

亚太需心脏瓣膜手术者中,仅20%及时获得治疗

未治疗的严重瓣膜病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50%

退行性瓣膜病7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5%


参考文章:So KC, et al. Epidemiology of Valvular Heart Disease in Asia Pacific Region. JACC Asia. 2025 May 3:S2772-3747(25)00224-8.doi: 10.1016/j.jacasi.2025.03.011.

【盛诺一家】创立于2011年,是国内权威的海外医疗咨询服务机构,与全球众多知名医院建立了官方转诊合作关系。如果您需要快速办理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出国看病、国际专家远程咨询日本体检等业务,欢迎拨打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55-7089进行咨询!

心脏病 心脏疾病 美国看病指南 日本看病指南 心脏瓣膜手术 二尖瓣修复术 二尖瓣反流

本文为海外就医科普文章,内容仅供阅读参考,不作为任何疾病治疗的指导意见。文章由盛诺一家编译,版权归盛诺一家公司所有,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须注明“转自盛诺一家官网(www.stluciabj.cn)”字样。
推荐阅读
最新资讯
盛诺一家 您身边的海外医疗服务专家
14
YEARS
深耕海外医疗服务行业
1000+
PARTNERS
国内外合作医疗机构
12
SERVICE CENTERS
全球客户服务中心
7000+
FAMILIES
服务重症患者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