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很长时间,在国人的观念里,癌症“拖不得”,发现就要马上切除,否则就意味着“坐以待毙”。然而,这样的“快刀斩乱麻”,往往可能带来过度治疗、甚至错失蕞佳方案的遗憾。
近日,美国网红博主布里奇特·巴尔(Bridget Bahl)在确诊乳腺癌近一年后,接受了保乳手术、而不是乳房全切,这一选择无疑给了公众极大的触动。
(来源:Bridget Bahl/Instagram)
巴尔的故事提醒我们:癌症诊疗远比想象中复杂。即便确诊一年,她依然没有选择激进的全切,而是在医生精细评估后接受了保乳手术,并且可能因此避免化疗。
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中美两国乳腺癌诊疗理念的巨大差异,也提示我们:发现癌症后,重要的不是“快”,而是“准”!
布里奇特的案例:一年后才动刀,却保住了乳房
2024年9月,41岁的布里奇特在第六次试管婴儿取卵过程中意外发现乳房有肿块。最初,她和医生都以为只是激素引起的囊肿。但检查结果显示,她确诊乳腺癌,并已波及淋巴结。
接下来的几个月,她接受了化疗,身体遭受了极大考验,甚至因为副作用严重不得不中断六周。但即便如此,她的治疗节奏仍旧谨慎、循序渐进,而不是“发现就手术”。
直到确诊近一年后,她才接受了保乳手术。手术仅切除了四枚淋巴结,目前她和丈夫正在等待病理结果。如果确认无癌,她甚至有望完全避免化疗。
换句话说:
她并没有因为确诊时间长,就失去蕞佳治疗机会;
相反,得益于精准的分期与综合治疗,她不仅延缓了手术,还保住了乳房。
对许多中国患者来说,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中国式“快刀”:为什么我们总觉得癌症必须马上开?
在中国,癌症患者和家属普遍有一种观念:确诊后必须立刻手术,否则癌细胞会快速扩散,错过蕞佳时机。

(来源:摄图网)
然而,这种“速度崇拜”往往带来严重的后果。
一方面,很多医院并未严格执行术前活检。根据2014年《柳叶刀·肿瘤学》的一项研究,中国近90%的乳腺癌患者接受全切手术,其中近一半患者在手术前没有做病理活检。这意味着,有些肿块可能并非恶性,却依旧被“一刀切”,让患者承受了不必要的身心损失。
另一方面,即便是早期乳腺癌患者,中国的保乳率也极低。2017年北京乳腺癌高峰论坛数据显示,我国T1期(直径不足2厘米)的乳腺癌患者,保乳率仅为23.6%;而美国同期为69.8%,荷兰更是接近75%。这意味着,10个早期患者里,国内有7个会失去乳房,而在欧美,7个则能保留下来。
很多手术并非“必要”,却因为“不能拖”而仓促实施,结果换来的是一辈子的遗憾。
美国的“慢刀”:精准评估比速度更重要
那么,为什么美国患者可以“慢一点”手术,而结果却往往更好?
首先,美国医生非常强调病理确诊。
全球公认的癌症诊断“金标准”是病理活检,这通常需要至少一周时间。而在美国,大多数患者会先完成影像学、穿刺活检、基因检测等一系列评估,再由多学科团队(MDT)讨论,制定手术方案。
其次,手术方式的选择更加审慎。
数据显示,美国有64%的乳腺癌患者接受保乳手术,而中国则有近九成患者被直接全切。这并不是因为美国医生“切得更干净”,而是因为他们通过前哨淋巴结活检等方法,避免了不必要的大范围清扫,从而减少了术后淋巴水肿、上肢活动受限等并发症。
更重要的是,美国医生深知:癌症手术不是和时间赛跑,而是和精准对话。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一项涵盖18万例结肠癌患者的大规模研究表明,确诊后3-6周再手术,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反而优于1-3周内就手术的患者。
换言之,花时间完成充分检查与方案制定,不仅不会耽误,反而可能提升疗效。
过度手术的代价:身体与心理的双重伤害
如果说美国患者常常在精准诊断后接受“量身定制”的手术,中国患者则往往面临“以防万一”的全切。
这种差异带来的代价是惨痛的。乳腺切除不仅会引发脊柱侧弯、淋巴水肿等长期并发症,还会严重影响女性的心理健康与亲密关系。有患者在术后多年仍因失去乳房而抑郁,甚至家庭破裂。

(来源:摄图网)
而布里奇特·巴尔的经历,恰恰是一个反例。她确诊一年后依然能保住乳房,甚至有望免于化疗。这不仅是医学上的成就,更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尊重。
结语:
癌症治疗是一场持久战,而不是一场短跑。手术从来不是“越快越好”,而是“越准越好”。布里奇特·巴尔的故事提醒我们:即使确诊乳腺癌一年后,仍然有机会在医生严谨的评估下选择保乳手术,而不是被仓促推上全切的手术台。
对于中国患者而言,真正需要转变的,不是对癌症的恐惧,而是对待手术的态度。唯有更多的病理检查、更规范的MDT讨论,以及减少过度手术,我们才能让患者不仅“活下来”,还“活得更好”。
参考来源:
1.Bridget Bahl Instagram 视频更新(PEOPLE Magazine, 2025年8月15日)
2.Fan Lei 等,《中国乳腺癌现状》,Lancet Oncol, 2014
3.《中美手术差距有多大?》段伟宏,三甲传真,2018
4.2017北京乳腺癌高峰论坛数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