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发生视网膜母细胞瘤后都不想失去眼睛,那么视网膜母细胞瘤保眼治疗方法?因为视网膜母细胞瘤在生活中并不常见,很容易出现错误判断耽误病情,下面就由专业人士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视网膜母细胞瘤保眼治疗方法吧。
视网膜母细胞瘤保眼治疗方法?随着对治疗方法的不断进步,保眼的效果也比较成熟了。
在国内,大部分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仍采取眼球摘除、眼眶内容物剜除或全身化疗。尽管摘除眼球能治好病,但患者将承受失去眼睛后的次生痛苦。而全身放疗则有可能引发新的基因突变,使得本已治愈的患儿,在几年后罹患与之前完全不同的儿童癌症,常常使家长难以接受。
造成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国内病人诊断时已基本进入晚期,另一方面是在美国,切除眼球、全身化疗等已经被新疗法取代,如眼动脉内化疗。
目前,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有:
1、眼动脉内化疗
眼动脉内化疗是治疗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一种新型疗法,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入眼动脉(连接眼部的血管)。麻醉师为患者实施全身麻醉。一个细管经血管(股动脉)插入腹股沟(大腿根部),向上穿至眼动脉,然后将化疗药物注入眼部。这种化疗药物传输方法旨在缩小体内接触药物的范围,从而减少副作用。
此疗法常用的药物是美法仑(Melphalan)和拓扑替康。平均每只眼睛需要三个治疗周期,每个周期间隔的时间为4周。
治疗成功后,肿瘤将会缩小。如有必要,还可使用激光疗法、冷冻疗法或放射性板块疗法治疗残余肿瘤。
2、体外放射疗法
自20世纪早期以来,体外放射治疗一直被用作保留眼睛或儿童视力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一种方法。因为视网膜母细胞瘤对放射敏感,所以治疗通常很成功。放疗在门诊进行,每周5次,持续3~4周。
治疗期间,使用定制的石膏磨具防止头部移动,有时治疗还需使用镇定剂。
体外放射治疗后,肿瘤通常会变小或缩小,留下疤痕,但是疤痕几乎不可能完全消失。实际上,随着肿瘤的缩小,疤痕甚至可能比之前更加明显,因为灰红色的肿块变成了白色钙状物。
治疗后,皮肤可能很快被晒黑或后脑放射出口处的一撮头发可能会脱落。体外放射治疗的长期影响包括白内障、辐射性视网膜病变(流血和视网膜渗出液)、视力下降等,还可能会出现颞骨抑制,颞骨抑制的特点是头颅旁边的骨头不能正常生长。
对于体内所有细胞均携带异常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的孩子来说,放射还可能会增加他们患上眼部以外其它肿瘤的风险。
3、放射性镭板疗法
发明于20世纪30年代、用于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放射性镭板是装有放射物质的磁盘。现在使用的是同位素碘-125,而且斑块是为每位儿童量身定制的。
根据美国纽约州的放射安全规则,接受此疗法的儿童必须住院,而且他或她在3~7天内分别进行两次手术(一个手术是植入斑块,另一个手术是取出斑块)。
使用放射性镭板疗法的长期影响包括白内障、辐射性视网膜病变等,也可能会导致视力下降。
4、化学减容术
化学减容术是用化疗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静脉注射至儿童体内的化疗药物通过血液流通。如果化疗成功,肿瘤会在数周内缩小。化疗是通过一次、两次或更多次地使用一种或多种药物来治疗癌症。
5、眼球摘除术
眼球摘除术是视网膜母细胞瘤治疗中常见的手术。因为这是能够完全消除癌症的方法,所以有些情况下摘除眼球还是必要的。既能消除眼睛里的癌症,而又不用摘除整个眼睛。
眉毛、眼睑和眼部肌肉全都留在原处。这个手术不会影响正常的眨眼、流泪和眉毛移动,而且无痛,所需时间不到1小时。在被告知术后注意事项和护理知识后,孩子当天可以回家,第二天再来医院做检查。
6、义眼置换术
在眼球摘除的位置植入一个塑料球、橡胶球或珊瑚球,所以眼睛里不会出现空洞。术后大约三周,孩子就可以适应义眼。塑料的义眼看起来跟另一只真眼一模一样。义眼不会像真眼那样转动,也不能上下转动。
当然,义眼也看不见。目前没有一种方法可以移植或置换整个眼睛。
当两只眼睛都患视网膜母细胞瘤时,有时会把病情更为严重的那只眼摘除,而另一只眼则通过保留视力的方法进行治疗,如体外放射疗法、斑块疗法、冷冻疗法、激光疗法或化学减容术等。
视网膜母细胞瘤保眼治疗方法?看完上面对视网膜母细胞瘤治疗的方法后,建议一定要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根据自己的病情及时就诊,不要让病情耽误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