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下午,在盛诺一家第88期【全球专家系列公益直播】中,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日本肺癌外科手术领军人、日本顺天堂大学附属顺天堂医院呼吸外科负责人——铃木健司教授,分享了诸多肺癌手术相关的重要信息。下面,小编将对直播期间教授分享的知识,整合成本期的【精华版内容】,以供更多读者朋友参考和学习。首先,对于分期为3期和4期的肺癌患者来说,通常都不太适合手术。但一部分3期患者还是有手术可能的。对于1期和2期患者来说,很有可能通过手术得到根治,并有机会治愈。其一是全肺切除(指单侧整个肺,切除范围蕞大),其二是肺叶切除,其三是段切,其四是楔形切除(切除范围蕞小)。临床实践中,我们会根据肺癌的恶性程度、侵蚀的范围,来决定具体采用何种术式。对于外科医生来说,蕞重要的是如何确保切除干净全部肿瘤,降低局部复发风险,同时尽可能多保留一些肺组织。因为切除肺组织越多,患者肺功能下降也会越多。在之前,肺癌手术的主流往往都是创伤较大的开胸手术,不过在今天,胸腔镜微创手术已经成为新主流。这种手术方式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恢复得也更快,但实际操作起来,胸腔镜肺癌手术是很困难的,容易伤到淋巴结,因此非常考验外科医生的技术。不同医生做同样的这类手术,结果可能天壤之别。关于达芬奇机器人微创手术,同样给患者带来的伤口较小,而且它还有助于抹平外科医生技术上的差别,毕竟机器人更稳定一些。但如果本身技术就特别好的外科医生,再借助达芬奇机器人手术,那么治疗效果会加倍的好。目前,机器人手术也逐渐开始成为主流了。这里主要提一下吸烟者,他们术前是必须要戒烟的,因为手术必然会切掉一部分肺组织,所以患者的肺活量需要有保障,那继续吸烟肯定不行。得戒烟一段时间,养一养肺活量。还有一个重要检查是心电图,这个也必须做。不过有些患者虽然肺活量不大,可身体底子实际上很不错,也可以耐受手术。但不见到患者,医生通常是没法进行判断的,所以术前医生见患者本人,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1期肺癌患者,很可能只需要外科、放射科医生就能决定治疗方针,但如果是2期患者,则需要内科、外科还有放射科医生一起进行讨论、制定治疗方针。这就是所谓的MDT(多学科诊疗)团队模式,很重要,因为我们有数据显示,MDT模式下患者预后确实能得到改善。肺部多发恶性肺结节,一般可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双肺肺内转移,属于晚期,基本上不适合手术。第二种是多发病灶都是独立的肺癌,这种是可以手术治疗的。有时,我们会看到患者同时有10个甚至20个病灶,在确认是各自独立的早期肺癌后,依然可以手术。在第二种情况下,我们会采取“谁冒头、消灭谁”的策略,哪一个病灶颜色变深了,或者说开始浸润了,那么就要手术拿掉它。另外,一些比较容易切除,比如在肺的边边角角上出现的病灶,还是建议尽快手术切除。因为这种情况下,病灶容易发生胸膜转移。我每年大概要做1000例这样的手术,但1000位患者中,真正一确诊就必须立刻、马上手术的人,大概只有1-2个。具体来看,如果亚型为肺腺癌,比如说一个2cm这么大的肿瘤,大概需要10年的时间才能长成。那么它即便继续进展,自然也不会“嗖”的一下突然变大。比方说一个1期患者,选择立刻手术还是1-2个月后再手术,他的分期依然大概率还会是1期,不会影响预后。对于另外一种亚型——肺鳞癌,吸烟者容易得这种癌,它的增长速度则会比较快(小细胞肺癌更快!)。但即便如此,1个半月之内手术也是完全没问题的。所以刚发现肺癌后,大部分患者不需要特别急着手术。比起这个,患者更应当高度重视的是,一定要找技术非常好的外科医生来操刀,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患者预后。穿刺活检的确诊率其实也并非特别高。另外,能否穿刺很多时候要看结节的具体位置。比如说在肺的边缘位置的结节,可以通过支气管镜做检查。如果用穿刺活检,反而准确率会下降。还有一种从身体外部的细针穿刺活检,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比如说气胸。现在,我们有高分辨率的CT影像检查,清晰度极高,甚至能看到细胞级别的东西,所以我认为大部分结节可以通过单纯的影像检查进行诊断。那么穿刺活检一般适合什么情况?答案是结节在影像上看,又像良性,又很可能是恶性的时候。引用中国孙子兵法的一句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也可以用于肺癌外科手术之中。如何减少并发症?首先,作为外科医生,要有“自知之明”,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其次,医生必须清晰地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比如说年龄是不是特别大?有无基础病?有没有各种并发症?这些都必须考虑进治疗方案中。我们需要综合各种因素,来判断手术该谨慎一些,还是可以激进一些,这样可以降低一定的并发症风险。比如说一个身体底子特别好的肺癌患者,我们选择了过度谨慎的治疗方案,切除范围过小,那么术后复发风险上升;反之,对于身体底子特别不好的患者,我们选择了过于激进的方案,则术后并发症风险可能大幅上升,而且术后生活质量可能非常糟糕。对于外科医生来说,平衡好降低复发率和降低并发症这两件事,至关重要。一般来说,手术越多的医生,技术水平越容易得到提高。但这并不代表手术总量越多,技术就一定越好。对于外科医生来说,只要在一定时期,经过专门的训练,然后做过一定量的手术,达到一个“临界值”,我认为技术就没什么问题了。即便这位医生现在每天的实际手术并不多,但每一台手术都做得非常仔细、认真,那么也完全OK。通常,如果患者情况我们已经提前了解清晰,而且大致有了一定的计划,那么我在见到患者后,一般1周左右就可以安排手术,术后大概4-5天就可出院。现在我们使用机器人手术的概率较高,损伤小、恢复速度也更快了。通常,患者出院时就能恢复正常生活状态了。另外我想告诉大家,我们手术中,患者的死亡率大概在0.3%,安全性还是不错的,没必要太害怕手术风险。如果是1期肺癌患者,我们大概的治愈率在97%左右。分期为非早期的患者,治愈率主要取决于患者术后是否对辅助化疗药物、靶向药物敏感。还是要看具体的个人。重要提示:本文涉及医疗方面的任何分享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务必谨遵医嘱。
【盛诺一家】成立于2011年,是国内权威的海外医疗咨询服务机构,提供出国看病、全球专家远程咨询、日本体检等服务。
海外医疗服务为什么选择盛诺一家?
- 与美、日、英近 50家 顶级医院官方签约合作
- 服务团队 70% 具医学背景,专业可靠
- 全球 15个 服务中心,全流程一站式服务
- 医疗费用享 5%-40% 专属折扣
- 60%客户通过老客户推荐,满意度高达 99%
如果您或家人想了解海外就医方案?
📞 请拨打免费咨询热线:400-855-7089 或通过
🌐 盛诺一家官网 预约咨询,获取专业建议,开启全球精准医疗之路。
本文为海外就医科普文章,内容仅供阅读参考,不作为任何疾病治疗的指导意见。文章由盛诺一家编译,版权归盛诺一家公司所有,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须注明“转自盛诺一家官网(www.stluciabj.cn)”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