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是一名年仅两岁的宝宝,他的肉瘤长得部位比较特殊,位于左边脸颊的腮部。刚开始发病时,由于脸颊肿了一块,家里人以为是腮腺炎,就去医院开了点消炎药。不料后面肿块越来越大,两边脸也越来越不对称,家里人赶紧带着去医院做了各项检查,包括B超、CT以及穿刺活检。
蕞终确认了,孩子患的是横纹肌肉瘤,属于软组织肉瘤,一种比较常见的肉瘤类型。紧接着孩子便在当地医院开始做化疗。
在化疗进行到第三、四个周期时,当地医生建议家长带孩子前往日本做质子治疗。但由于孩子太小了,不符合国内有质子中心医院的接受条件。医生还告知了他们一个很不幸的消息:这个孩子的预期寿命可能不到一年了。
家长表示无法接受,于是联系了盛诺一家。但是经过确认,日本医院对于前往做质子治疗的病人的年龄限制也很严格,需要4岁以上,也没办法接收。
蕞终,这个孩子前往美国的MD安德森癌症中心成功接受了治疗。接诊的医生是安德森儿童肉瘤科的权威专家。
MD安德森癌症中心
2019年9月,这个孩子在安德森同时接受了化疗和质子放疗,整个治疗过程非常紧凑且顺利。大概治疗了半年时间,2020年年初,孩子完成了所有治疗,顺利回国。
之后孩子定期前往安德森进行复查,如今他已经6岁多了。
正是家长迅速果断的决定,带孩子立即前往安德森寻求治疗,才收获了治愈的好结果。另外由于孩子肉瘤长得部位比较特殊,放疗前家长还在担心会不会产生一些副作用,例如影响甲状腺功能、牙齿、垂体生长激素分泌等,但这些后面都没有出现。孩子在这么小的年纪同步接受放化疗,整个过程也比较轻松。
由此看来,肉瘤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疾病。
关于这点,邓顾问还举了另外一个例子:
来源:摄图网
一名肉瘤患者的年龄是21岁,他的肉瘤长在膝盖,按说他应该属于成人患者,但美国在年龄上更加细分,21岁属于年轻成人。当时这名患者去到美国后,医院蕞终给他安排了儿童肉瘤专家。主要基于肉瘤这种疾病的特殊性,它在儿童中的发病率是蕞高的,因此不能单纯从年龄上进行划分。
患者是一名阿姨,她的肉瘤长在子宫里,并且当时联系盛诺一家时已经有肺结节,考虑已经发生了转移。
当时这名阿姨的女儿通过东京的朋友联系了一家日本的医院,邀请这家医院的妇科专家做了一个远程会诊,但结果不太理想。
为了寻求更大的治愈希望,患者联系了盛诺一家寻求帮助。盛诺一家为她联系了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一名权威专家(他是美国肉瘤NCCN指南的制定者)进行了远程会诊。
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
由于专家在肉瘤治疗方面经验丰富,因此针对这位阿姨的病情显得很自信。
此前阿姨共使用了三种药物进行治疗:一个是化疗药,一个是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K药(帕博利珠单抗),一个是抗血管药物贝伐珠单抗。专家告诉阿姨,这三款药里只有一种药对她是确实有用的,就是化疗药。而K药可能只对10%到15%她这种疾病类型的患者有效。至于第三种贝伐珠单抗,目前尚没有证据证明能对她所患的这种肉瘤有效。
另外,国内医生给出的方案中,还建议把K药加量。美国专家表示,目前她所使用这个药的剂量是在安全范围内的,如果加量,可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副作用,可谓得不偿失。
在做完远程会诊后,这名阿姨直接去到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见了这名专家。专家给她使用了调整后的新方案。家属和病人对这名专家的评价非常高。
在讲这个案例前,邓顾问先是分享了一个非常令人痛惜的案例:患者是一名十几岁的小姑娘,肉瘤位于卵巢部位,当时被误诊为卵巢癌,做了双侧卵巢切除手术。但后来将做手术时的病理切片带到了美国的医院,经过重新做病理化验得知,原来她得的并非卵巢癌,而是肉瘤。因此,整个治疗都是错误的,导致的后果就是她还不到20岁,就已经失去了两个卵巢,失去了生育能力……
来源:摄图网
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
1.当发现了肿块,首先要确诊肿块的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即便是恶性的,也不要盲目进行手术切除,因为有些患者需要在手术之前先做化疗,等肿块缩小后才能达到理想的手术切除状态。一定要多咨询不同学科专家的意见。

1.《匆忙开刀后,我在美国用6个月“亡羊补牢”,如今已4年无癌!》
2.《身患恶性肿瘤的他不仅在这家医院战胜了病魔,更收到了偶像送来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