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排名中,结直肠癌紧随肺癌、胃癌之后,位列第三名。而《中国结直肠肿瘤早诊筛查策略专家共识》中曾介绍,2015年,中国大陆地区结直肠癌新发病42.92万例,当年因结直肠癌死亡28.14万例,日均新发病病例过万。
“我还能不能保肛?”
据人民健康网介绍,在我国的直肠癌中,中低位直肠癌占了70%。对于医生来说,中低位尤其是低位保肛手术的难度,会比高位直肠癌要大。
不保肛的话,就是将直肠病灶和肛门一并切除,再通过给患者腹部造瘘以实现日常的排便。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切除肿瘤,但对患者的心理压力很大,生活也会出现很多不便。
因此,对于直肠癌患者来说,如果同时可以保证根治效果,那么保肛毫无疑问是他们殷切的期望。
判断能否进行保肛手术,需要考虑到肿瘤的复发风险,比如一些恶性程度非常高的直肠癌类型,保肛需要特别慎重。
另一方面,医生需要根据肿瘤所处的位置,判断保肛手术风险。如果确实风险太大,或者即便能做保肛,术后肛门的生理功能预期会很差,那么也应谨慎选择手术方式。
除了上述客观条件外,手术医生对保肛是否能精确判断、其技术是否炉火纯青,能在切得干净的同时还为患者保留正常的排便、排尿、性生活等生理功能也是关键因素。
我们来一起看一个案例。(患者个人信息已脱敏)
2018年,王女士出现了大便变细的症状,她当时并没有当回事。半年后,由于明显的疼痛感持续超过一个月,王女士于是前往医院检查,结果发现在直肠上出现了溃疡型肿物,直径约为5cm。进行病理活检后,王女士被确诊为中分化直肠腺癌。
病灶位于直肠末端距肛门3厘米处,属于超低位直肠癌,因此能否保肛,也成为摆在王女士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了更好的生活质量,王女士选择了去日本寻求保肛治疗,并选定了日本一位在保肛手术上久负盛名的专家——上野雅资医生为其进行治疗。
上野雅资医生团队为王女士进行了缜密的检查和细致的评估后,蕞终确定了保肛的可行性,并拟定了“超低位前切术(腹腔镜)+经肛门吻合术+回肠环状造口术”以及术前放化疗辅助治疗方案。
经过一段时间的放化疗后,王女士的病灶缩小了1cm左右,这为根治手术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随后,上野医生带领团队为王女士切除了包括肿瘤在内长约10cm的直肠部分,同时清扫了周边淋巴十余个,造口术也很成功。术中快速病理检测显示,手术切缘没有残留癌细胞。
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王女士又接受了回纳手术,同样很成功。更难得的是,现在她的排便已经基本恢复了,术后也没有出现神经损伤导致的并发症。
事实上,随着吻合器械革新、腹腔镜手术普及、外科医生的技术提升和观念革新,现如今,低位甚至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的机会越来越多了。
优秀的直肠癌专家,会根据自身的经验,结合直肠癌肿瘤分化、距肛缘距离、括约肌功能、肿瘤局部浸润深度等诸多因素综合分析、评估患者保肛的可能性,之后,还可能会通过放化疗辅助治疗和手术为患者实现保肛的需求。
为王女士成功手术的上野雅资医生正是这样一位日本肠癌医学专家。
行医多年,上野雅资医生所追求的不仅仅是根治肠癌,同时他也高度关注患者在治疗后能否舒适地生活,因此在保肛手术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
上野雅资
与为患者着想的态度相匹配的,是上野医生日复一日的临床经验积累。目前,上野医生已完成了数千例大肠癌手术,其中不乏很多非常复杂的保肛手术。
作为腹腔镜手术专家,上野医生表示,在大肠癌腹腔镜手术中,大多数工作是“剥离”。手术过程就像切年轮蛋糕一样,将里面的“年轮”(肠系膜组织)一层层的剥离,直至所有“年轮”中被肿瘤“污染”的组织、血管和周围淋巴结,全部都被清理干净。
“该切的一定要切掉,该留的一定要留!”这样的观念始终贯穿在上野医生的行医生涯中。他认为,术前就应该为患者营造出视同家人的就诊环境,并设身处地的替患者考虑将来的生活质量,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
如果您希望了解更多日本肠癌治疗的前沿研究成果、药物、疗法信息,请联系我们,盛诺一家可以为您提供专业的就医指导和日本医疗资源快速对接服务,包括预约像上野雅资医生一样的日本权威专家一对一远程咨询、快速办理医疗签证前往日本权威医院就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