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塘泊虎(tangbohu-001)
“吴晓波频道”曾发文称,经济学家认为,如果餐厅里坐满了漂亮的女性,那么,这是一种危险的迹象。
因为漂亮女性的诉求是拍照、发朋友圈,而男顾客的诉求是漂亮女性……
这样一来,餐厅的食物好不好吃就没有那么重要了。久而久之,餐饮质量下降必然导致真食客的远离。
这就是餐厅里的经济学。
那么换成“医院”呢?当然,不大会有漂亮女性喜欢待在医院里,但毫无疑问,就医也是一门经济学。
下面,就和大家简单探讨几道有趣且实用的就医问题。
第一题:有两家医院,A医院有不少大牌的医生,但就医环境比较拥挤;B医院虽然没有那么多大牌的医生,但胜在医院服务好,就医比较快。
你倾向于到哪家医院就医?
大部分人可能会选A,因为直观看来,医生对医疗结果的影响更大。
其实,这个问题应该一分为二来看待:
如果是重大、疑难疾病,找大牌医生更有价值;
如果只是小病小痛,大牌医生和普通医生的处理不会有大的不同,与其到A医院去拥挤、受罪,不如到B医院快速处理。
就医的成本一是费用,二是时间,国人习惯了人满为患的就医状态,逐渐忽视了就医的时间成本。看个感冒发烧都要排上几次队,见医生5分钟,就要在医院耗上一整天,这在国外是难以想象的。
如果是在美国,选B的应该更多。
美国医生执业门槛较高,几乎百分百博士以上学历,而且90%的疾病都由全科医生来处理,大医院的权威医生只看重大、疑难疾病。
对美国人来说,日常就医是没有必要挑医生的,那样只会增加就医成本,因为权威医生的服务时间收费更高。
第二题:有两家医院,医生资源、环境、服务都差不多,A医院收费较高,而B医院收费很便宜。
你倾向于到哪家医院就医?
以往,大家都会比较倾向于B医院。但久而久之就会发现,到B医院就医并没有比到A医院少花钱。
为什么呢?
除非国家愿意补贴,医院也是要赚钱的。同样的医生、环境、服务,说明医院付出的成本差不多,收费较低的医院必然从其他方面赚回来。这就是经济学家所谓的“交叉补贴”,于是就有了以药养医。
这同样可以对比下美国。美国的医疗账单分为医院账单和医生账单,医生的价值会直接体现在费用上,无需“交叉补贴”。所以美国的医疗费用虽然比国内高很多,但医生基本不会滥开药,也不会收受红包。
第三题:有两家医院,A医院医生、设备等各方面医疗实力比B医院高出一线,费用也是B医院的数倍。
你倾向于到哪家医院就医?
这个问题可以先简化为数字:假设B医院的医疗质量为1,A医院为2;B医院的医疗费用为1,A医院为5。
直观看来,A医院花了5倍的医疗费用,却只买到2倍的医疗质量,毫无疑问B医院更加经济实惠。
但就医不是实物贸易,越是顶端的医疗资源,单位价值越高,不能简单地以性价比来衡量。尤其是重大、疑难疾病的治疗,差别可能就在毫厘之间。
比如具体到某种手术的成功率,A医院90%,B医院只有85%。看似只差5%,一旦发生在患者身上,那就是100%。
那么问题来了:患者也无法预知这个医疗质量差的“1”,最终会对医疗结果造成多大的影响啊!那该怎么选?
一个简单的参考标准是:在可承受的费用范围内,追求最佳的医疗结果。
不同的家庭,可承受的费用范围不同;不同的疾病,患者预期可投入的费用范围也不同。对于患者来说,只要在这个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就可以暂时抛开对性价比的考量,尽量去追求更好的医疗结果。
第四题:有两家医院,A医院是知名的大医院,B医院没什么名气,但有位擅长患者所患疾病的名医。
你倾向于到哪家医院就医?
同样,先简化题目,A医院代表综合医疗服务质量,B医院代表名医。
大部分情况下,建议选择A医院就医。小病没有挑选名医的必要;即使是疑难疾病,医生也只是医疗质量的影响因素之一,团队合作、医院其他的配套设施,以及医疗实施的规范性等,都很重要。
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考虑B医院呢?
疾病治疗将出现某些不可逆的严重后果,如需要切除器官、影响生育等,B医院的名医可能有更多经验,有不同的见解。
疾病治疗需实施风险较高的手术,而B医院的那位名医正好是外科权威,能够降低手术风险。
实际上这样的情况很难碰到,通常大牛医生都在权威的医院里。
当你听到某不知名医疗机构冒出某位名医时,不妨先多方求证一下,这位“名医”到底靠不靠谱,毕竟,自张悟本、王林以来,中国并不缺少人造的“神医”。
尤其是癌症这样的重大疾病,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全世界的正规医院、研究机构都没有彻底攻克,如果某犄角旮旯的所谓“名医”“偏方”就能攻克,那只能是收患者和家属的智商税了。
(图源:摄图网)
转载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qTZvdgOsEXEGePrvc9FK8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