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过程中,通常会出现复发和转移等现象,患者的治疗选择十分有限,治疗效果也欠缺人意。TIL疗法是属于免疫疗法的一种,通过收集患者自身癌组织中所含有的一种称为淋巴细胞的免疫细胞,在体外大量培养后重新输到患者体内的治疗手段。采用TIL疗法治疗晚期宫颈癌的的效果十分显著,这也为传统疗法不见效的晚期宫颈癌患者推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关于宫颈癌:
宫颈癌的发病高峰年龄为40多岁,是固体癌年轻人患病率更高的癌症,在15-39岁的青少年以及年轻女性中,患病率与死亡人数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因此,未婚女性和育儿中的妈妈的患病率较多,可称为具有巨大社会问题的癌症。
宫颈癌的一线治疗方案为手术或放射线治疗,一旦复发则很难治愈,为减缓进展主要采用化疗作为姑息治疗。但目前,针对宫颈癌有效的抗癌药物仅限于铂类药剂和紫杉醇类药剂,分子靶向药物中,只有贝伐珠单抗在医保范围内,与其他癌症相比,可选择的治疗药物少之又少。
如果基因突变多,即微卫星不稳定性(MSI)阳性的宫颈癌,也可适合采用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但这一比例只占几个百分点。
关于TIL疗法:
TIL疗法以美国为中心,自80年代以来主要对晚期恶性黑色素瘤进行治疗,并报告了治疗效果。TIL疗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一旦癌症消失就不会复发,具有治愈的可能性。
事实上经过Rosenberg博士等人治疗的2例完全消失的肿瘤,5年后也没有复发。如此看来,对于不能期待传统治疗的患者来说,TIL疗法将是一个希望之灯。但此疗法需要先进的TIL培养技术,因此能够实施此疗法的在全世界也不足10个设施。
日本先确立TIL细胞培养技术,并于2005年已经对3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实施了此疗法。运用这一治疗经验,本次试验将针对多达14例的进展期宫颈癌实施TIL疗法。
TIL疗法需要住两次院。头一次住院进行肿瘤组织切除手术,以采取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然后送至细胞培养中心,从切除的肿瘤分离TIL细胞,并进行培养。将TIL细胞扩增培养到100亿个单位以上后再输入患者体内。
另外,此TIL细胞的大量培养过程中,为扩增淋巴细胞,需要他人捐献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在本次试验中,一位患者需要三位志愿者的PBMC来配合细胞培养。
患者于术后2-3周内再次住院,做好治疗前的准备。为了使输入体内的TIL细胞容易扩增,先通过给药抑制骨髓,之后从细胞培养中心运来TIL细胞为患者静脉输入;另外每8小时将白介素2(IL-2)静脉给药一次,不超过5次,以增加淋巴细胞。
给药后10天左右,在确认患者的骨髓抑制得到恢复后即可出院。给药后的第四周和第八周评估治疗效果。
可以是TIL疗法、CAR-T细胞疗法等免疫治疗手段的出现,让更多的宫颈癌等癌症患者看到了希望,能够获得更长的生存期。不过就目前而言,国内治疗晚期宫颈癌的手段还相对匮乏,无论是医疗器械还是抗癌药物都很难满足患者需求。因此,国内病情进展到晚期的宫颈癌患者,可以联系盛诺一家前往看病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这未尝不是更加明智的选择。
原文链接:https://www.amed.go.jp/news/release_2021010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