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结肠癌的发病率不断提高,仅次于肝癌和肺癌,50%以上的结肠癌患者有转移和复发的情况发生。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的传统治疗药物是氟尿嘧啶及其衍生物。现在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发展成了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片、伊立替康等药物联合治疗,有效率提高了很多。
肿瘤分子靶向研究不断深入,结肠癌靶向药物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越来越低。下面,相关专家将给你还来一份结肠癌靶向药物的清单。
一、贝伐单抗
贝伐单抗的机制是通过特异性结合和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来抑制肿瘤血管。
IFL方案联合贝伐单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可把OS从15.6个月改善到20.3个月。与单独化疗相比,贝伐单抗联合奥沙利铂(FOLFOX/CapOx)显著延长PFS。
二、西妥昔单抗
西妥昔单抗的靶分子是EGFR,但其疗效与EGFR没有无明显的相关性。RAS基因突变导致下游EGFR信号通路激活,从而导致西妥昔单抗耐药。所以有一大半的结肠癌患者在KRAS或NRAS基因的第2、3和4外显子有突变。所以在使用西妥昔单抗之前,要进行RAS基因检测,野生型患者就只能使用西妥昔单抗了。
三、里戈菲尼
里戈菲尼是一种多激酶抑制剂,可抑制多种促进肿瘤生长的蛋白激酶,在肿瘤形成、肿瘤血管生成和维持肿瘤微环境信号转导中发挥靶向作用。2017年5月,中国CFDA批准使用瑞格非尼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这些患者以前接受过基于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的化疗,并且以前接受过或不适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和抗EGFR治疗(RAS野生型)。在其经典的临床研究——Concur III期试验中,将706名之前至少接受过两种治疗方案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分为里戈菲尼组或安慰剂组,得分为2:1,OS(用药后存活时间)分别为8.8:6.3个月。里戈菲尼显著延长了直肠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疾病控制率为41%,死亡风险降低了23%。因此,没有化疗方案选择的患者可以使用耐受性好的药物。
四、呋喹替尼
呋喹替尼是一种高选择性的国产长效VEGFR抑制剂,其作用机制与瑞格非尼相似。在FRESCO试验的第二阶段临床研究中表明,VEGFR1-3抑制剂呋喹替尼与安慰剂相比在晚期结直肠癌三线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呋喹替尼联合BSC显著延长总生存期。在安全性上来说,呋喹替尼组3级以上毒性是高血压为21.6%、手足综合征为10.8%、蛋白尿为3.2%、腹泻为3.2%,不良反应是结肠癌靶向药物中常见,可耐受。
五、阿帕替尼
阿帕替尼是我国研制的多靶点抗血管药物,已获得胃癌、肺癌的大量适应症。
相关研究表明,阿帕替尼的主要不良反应有高血压、蛋白尿和手足综合征。但通过剂量调整和药物治疗,大多数患者都会能够坚持进行治疗,最终达到改善OS和PFS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