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又名为大肠癌,主要分为直肠癌和结肠癌,是消化道系统内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经济的告诉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饮料也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饮食需求,其中含糖饮料占比极大。适当的补充糖分,能够有助于人们恢复体力并维持血糖稳定,然而现在很多年轻人过于喜爱奶茶等含糖饮料。近期一项研究发现年轻人过多的摄入含糖饮料,会显著的增加肠癌的发病风险。
甜饮虽好喝,莫要贪杯哦。喝太多的话,没准会增加早发性结直肠癌的风险。
每日两杯甜饮,肠癌风险加倍
近期,华盛顿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1:不论是在青春期,还是成年后,女性喝含糖饮料多,和早发性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有关。“早发”指的是在50岁之前就患上肠癌。
是不是突然就觉得手里的奶茶不香了?
这个调查研究长达24年,追踪了1991年至2015年间,共95,464名女护士的健康状况。(如果念博士,选这个作为研究课题可够呛)。参与者每四年报告一次饮料摄入量,每两年报告一次肠镜检查情况。
研究者还调查了41,272名参与者在青春期(13-18岁)的含糖饮料摄入量,以便弄清楚不同年龄阶段含糖饮料的摄入和肠癌风险的关联。
长达24年的随访里,共有109例早发性结直肠癌病例。与成年后摄入含糖饮料<1份/周的人相比,每天摄入2份和以上的女性,患早发性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了一倍以上,每天多增加一份,风险提高16%。
研究里“一份”的量有多少呢?按体积是8盎司,237毫升左右,随便一杯奶茶就超过这个量了。
特别提醒父母们注意的是,孩子在13-18岁期间,每天多增加一份摄入量,患肠癌的风险就会增加32%。当然,这并不能说明13岁以下的孩子就没有风险,只是儿童期的调查数据难以收集而已。
不喝含糖饮料,喝什么?
研究者进一步评估了用等量的其他饮料(咖啡、水、牛奶等)取代含糖饮料的话,肠癌风险如何。结果显示,替代含糖饮料后,患肠癌的风险降低17%-36%(。
值得注意的是,用低脂或全脂牛奶代替含糖饮料似乎有利于降低患肠癌的风险,这可能是因为牛奶和钙对肠道起到了保护作用。不过这一结论有待进一步验证。
含糖饮料如何影响了癌症风险?
除了流行病学的相关性,从生物学机制的角度来看,含糖饮料可能增加女性患肠癌风险的证据也不少,比如:
1. 含糖饮料会启动快速的血糖反应和胰岛素分泌,从长远看会增加胰岛素抵抗、炎症、肥胖和Ⅱ型糖尿病的风险。成年后,每天多喝一份含糖饮料,肥胖的风险就会增加12%,Ⅱ型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18%。这些都与肠癌风险增加相关。
2. 果糖是含糖饮料的主要甜味剂,超过小肠吸收能力的过量果糖到达结肠,可能引起菌群失调和内毒素血症,损害肠道屏障,增加肠道渗透性,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
甜饮虽好喝,莫要贪杯哦
所以,为了降低早发性结直肠癌风险,还是减少含糖饮料摄入量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的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控制在25克以内。而一瓶500毫升的碳酸饮料含糖量高达56.5克,不知不觉就超标了。与吃等热量的固体食物相比,喝含糖饮料会抑制饱腹感,促进能量的过量摄入,终导致体重增加,不知不觉就变胖了,患癌风险也增加了。
所以说,无论是含糖饮料还是其他的食物,都需要严格把控每日的摄入量,才能更好的降低肠癌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同时值得一提的是,不规律的作息、缺乏锻炼和饮食结构失衡等因素都会增加癌症的发病率。想要更好的预防癌症,定期体检则称为优选。相比于国内,美国则会根据患者身体情况、职业环境和家族病史等因素,制定个性化抗癌体检服务。因此,想要更好的远离肠癌等癌症的侵袭,通过盛诺一家前往海外体检未尝不是更加明智的举措。
参考文献:
1. Hur, J. et al. Sugar-sweetened beverage intake in adulthood and adolescence and risk of early-onset colorectal cancer among women. Gut (2021) doi:10.1136/gutjnl-2020-323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