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癌症的治疗手段中,化疗、手术疗法和放疗被誉为“三座基石”,也是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案。其中,化疗即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能够通过药物来达到灭杀癌细胞的目标。不过在实际的化疗过程中,癌症患者通常会出现并发症,而恶心呕吐便是较为常见和典型的不良反应之一。那么,我们该如何如何更好的预防和治疗化疗恶心呕吐呢?这对于癌症患者的治疗又有何影响呢?
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是常见的不良反应
导致化疗中出现恶心呕吐的因素,主要包括药物的使用种类、剂量等。每一药物的剂量、输注速度和给药途径不同,引发呕吐的程度也不尽相同。另外,患者自身状况也可以影响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的发生及程度。相关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酒精摄入史、焦虑、体力状况、既往眩晕史及呕吐控制措施等。
当然,恶心呕吐并不只出现在化疗当中,事实上它可能贯穿在肿瘤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诱发的原因也很多,如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止痛治疗、放疗以及手术等;此外,恶性肿瘤病情变化,如并发肠梗阻、水电解质紊乱和脑转移等,也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
化疗所导致恶心呕吐要重视治疗
对化疗病人来说,较为关注和担心的问题就是恶心呕吐能不能承受、有没有办法预防。很多患者在治疗之前都会拜托医生:“请一定给我加上防恶心呕吐的药!”
目前,国内外与止吐治疗相关的指南有很多,如《中国肿瘤治疗相关呕吐防治指南(2014版)》、《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2014版)》、《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肿瘤支持治疗多国协会(MASCC)指南(2013版)》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指南(2011版)》等。这些指南是指导临床治疗的极好的工具,在临床上行之有效、能够明显提高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完全控制率和缓解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根据PEER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遵循《指南》,患者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完全缓解率为60%,而未遵循指南则降至50.7%,两组间差别明显(P=0.008),而且遵循《指南》能明显降低患者就诊率及急诊率。
目前,临床上,在抗肿瘤治疗开始之前,医生会对于每一名患者进行充分的恶心呕吐风险等级的评估,包括恶心呕吐的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相关活动以及是否存在厌食症或恶病质,从而制定一个个体化的恶心呕吐的防治方案,在化疗前就要给予预防性的止呕治疗。
患者自身生活习惯的调整也很重要
除上述方法外,您也不妨试试以下办法,或许能够帮您缓解一些症状:
戒烟忌酒,清淡饮食,不要吃过甜、过咸、过冷、过热、油腻、辛辣食物或气味浓郁的食物,避免刺激胃部,增加疼痛和不适感。
不要刻意不吃饭而只进食清汤或果汁,也不要试图用强吃强喝的办法压住恶心呕吐。
少食多餐,选择符合平时口味的饭菜,食物的性状要细软、易消化,将食物煮得烂一点有助于消化和吸收。
即使有恶心呕吐,也要坚持少食多餐,必要时可通过静脉输液补充每天所需营养。但是要避免一次进食大量高蛋白、高糖、高盐分的食物,这样的食物会刺激大量的消化液分泌,增加饱胀感。
注意不食或者少食含有较多色氨酸的食物。色氨酸会引起化疗后病人胃肠异常,改变肠道消化功能,引起腹泻等。食物中含有色氨酸较多的有:香蕉、核桃、南瓜子等。
化疗前注意休息,放松心情,保持身体和精神都处于更佳状态。
由于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发生与精神情绪有很大的关系,忧郁、焦虑、恐惧、失眠等都可能导致呕吐发生或加重,所以在化疗前可以与医生充分讨论化疗的副作用,消除不必要的担忧。
简单来说,出现恶心呕吐不仅会降低癌症患者化疗效果,同时也会让患者产生畏难心理,甚至抗拒治疗。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化疗并发症,能够更加有效的提高免疫力,同时也能够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抗癌情绪。美国在这方面做得更好,专业的心理医生会在术前进行辅导,同时主治医生也会尽可能的用简单、明了的逻辑让患者明白接下来的治疗程序。正是这样专业的护理措施和职业态度,才让更多的国内癌症患者通过盛诺一家前往海外看病。
文章来源: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94088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069677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16/1201/c14739-28916372.html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18/0202/c14739-29801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