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看病需要乘坐飞机到国外医院,但远途的飞行对患者身体是种考验,因此一些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则无法实现到国外看病。远程会诊则能够为这类患者提供一定的帮助,这种方式不受空间、距离的限制,能让患者方便、快捷地获得海外专家的治疗建议。但这种方式并不适合于所有患者,因为它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前不久,盛诺一家接待了一位刚刚检查出乳腺癌的患者。国内医生建议她马上进行乳癌根治术,这意味着,她将失去一侧乳房。患者了解到,美国的乳腺癌保乳率远高于国内,在手术前,她想找位美国专家咨询,自己还有没有机会保乳。如果能够保乳,再考虑去美国治疗,或者在国内接受保乳手术。
尽管盛诺一家再三向其强调,由于缺少一些关键的检测结果(例如病理检测),仅凭目前的病历信息美国专家也许很难给出具体的建议,但她仍非常希望先做远程会诊试试。
七天后,在盛诺一家的咨询室里,患者见到了美国专家,以远程视频的形式。此前她的所有病历资料包括国内检查的影像等,都上传、邮寄到了美国。然而,针对她想知道的问题,美国专家给出的答案却是:
“对不起,我不能给你确切的答复。”
美国专家认为,根据患者提供的病历及影像资料,无法判断其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的,更别说分期。而这两点恰恰是决定患者是否能够保乳的关键。所以,美国专家只能基于国内“早期乳腺癌”的诊断,认为患者“有保乳的希望”,但需要接受更多检查,比如穿刺活检,才能确定其是否适合保乳。
同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包括肺癌、肝癌、结直肠癌等其他疾病类型,美国专家远程会诊后给出的更多的是疾病治疗方向上的建议(当然这很重要),但很少能够直接给出特别详细的治疗方案。
这和在国内看病是一样的,患者当面问诊时从医生处获得的信息,肯定比打电话或者微信咨询详细得多。
根据盛诺一家以往服务经验,(国际)远程会诊更适合以下三类患者:
1. 对国内治疗有疑惑,想找国外专家求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各种疑惑,但国内医生能够给到的充分沟通机会并不多,美国会诊可以弥补这一点,让患者对治疗方案了解得更加透彻,排除一些不必要的担心。
2. 国内治疗陷入困境,希望了解国外对同类疾病有哪些好的治疗方法。美国医生可能针对患者病情给出一些治疗方向上的建议,比如说靶向治疗的有效性、免疫治疗的临床数据等,供患者和国内主治医生参考。
3. 有出国看病的打算,想知道国外医院会不会接收。直接预约出国看病虽然美国医院也会先做评估,但患者出国后仍然有可能无功而返,先做个远程会诊可以大幅降低无功而返的几率,但不是。在美国医生见到患者,并辅以相应检查之前,都不能肯定患者是否适合在该院接受治疗。
总而言之,在远程会诊中,美国医生的建议只能作为国内医生的参考,而不能直接取代患者在国内的治疗方案。
无论是出国看病还是远程会诊这些海外医疗服务项目,人们在选择时都需要理性、客观,医疗没有百分百肯定的答案,它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患者及其家属都应有所考虑,盛诺一家提倡人们理性选择海外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