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直接飞往国外医院看病,远程会诊这种足不出国的看病模式,为国内患者海外医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感受。虽然这种看病方式具有一定的特殊优势,但它仍有局限性。而网络上一些对远程会诊过分宣传的信息内容,造成了患者与家属对远程会诊过于理想化的期望。
而远程会诊的局限性的原因,也许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不少患者和家属对远程会诊的期望过高,比如说国内各大医院意见不同的复杂病情,美国专家一看病历能确诊;又或者国内治疗效果不佳,美国专家远程视频看一下能够给出很快见效的治疗方案……
然而医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科学,没有那么理想化。国内海外医疗旗舰店盛诺一家也有远程会诊业务,但我们必须向每一位客户客观地讲解远程会诊的利与弊,让患者和家属对远程会诊保持清醒、理性的认知是我们的应尽之责。
那么,远程会诊究竟存在哪些局限?
#1,病历的局限。美国医生没有见到患者本人,所做的判断全部基于国内的检查结果,而国内外对疾病诊断的依据并不完全相同。比如癌症诊断,国内普遍根据影像,而美国更加注重病理。如果只有影像没有病理,势必会影响美国专家的判断。
而且,在美国CT和MRI等影像检查的结果已经很少使用胶片了,医院给患者的大多是含DICOM文件的光盘,而国内还在普遍使用胶片。胶片通过特殊扫描可以转换成DICOM文件,但是和原始文件的分辨率仍然存在差别。
第二,医院的局限。由于美国各个州的法律和各个医院的规定都不一样,有的医院对国际患者既可以提供赴美医服务,也可以提供远程会诊服务;而有的医院在医生没有当面见到患者本人的情况下,是不会给出任何治疗上的意见或建议的。
第三,方案实施的局限。这点尤其关键,即便美国医生能够给出非常具体的治疗建议,这些建议可否在国内落地也是一个问题。
一方面,美国医生给出的方案很大可能在国内不具备实施条件,比如说方案中的药物中国还没有上市,或者治疗手段国内缺乏有经验的医生;另一方面,出于对患者负责,国内医院在实施国外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时,态度也是极其谨慎的,任何医院都不会轻易为患者实施院外医生给出的方案。
此外,如果具体到癌症治疗,还非常注重病程控制和方案调整,比如说化疗,剂量调整、副作用如何控制、如何复查等,都因人而异、因病情变化而异,美国医生很难给出完整的应对方案。
海外医疗的各个服务项目患者都应理性、客观地看待,远程会诊这种方式对患者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有时,美国医生提出的治疗建议可能为患者带来巨大的改变。盛诺一家尽量只选国外的医院来为患者进行远程会诊,主要是出于安全、专业方面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