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办理手续还是看病…...我们都需要按照相关的流程进行。因此,人们在做事前会习惯性地先咨询下了解其办理的流程。近几年,海外医疗进入国人视野后,人们逐渐对出国看病产生了兴趣,而想了解到更多关于海外医的信息内容。盛诺一家是国内早的海外医疗服务机构,对国外医院看病的每一步都非常的了解,以及当地的生活等其他方面。
因为所有病人都是预约的,病人是不会直接到专科医院去看病的,即便是去了,也只能看急诊,医生没有预约是看不到的。遍布城乡的是大量社区医生,社区医生是全科医生,也有专科医生,他们承接几乎所有的首诊病人;他们都有严格的行医资格,也受医疗保险的覆盖。
社区医生初步诊断后认为需要送专科医院处理的时候会联系专科医院,由专科医院专家安排诊时间,病人再去专科医院或大学附属医院直接诊,患者病历资料等均由社区医生进行详细记录通过网络传送或传真至上级诊医生处,包括在其它医院的诊治过程、病理玻片、CT或PET/CT光盘等,所以,医生在接诊前对患者的资料已经有所了解。
一般来说,美国病人到门诊看病流程如下:
1) 在家打电话,预约: 接电话的,通常是诊所的前台护士或诊所秘书。他们有一个预约的记录系统。
2) 在预约时间之前,患者赶到诊所。
3) 前台护士接待、安排候诊。候诊环境很安静、舒适、豪华,有杂志、报纸和免费饮品。桌子上还有一些拼图游戏,让等候的患者不会觉得太无聊。
4) 医生的护士引领病人进入诊区,领到一间空的诊室,安排患者坐在检查椅子上,这时,医生正在另一间诊室看病。一名美国医生,可有多达10间诊室。这名医生来回在不同的诊室之间,不同的诊室有不同的病人,由护士或Fellow问诊查体等,而不是坐在一间屋子里,等着病人来。
5) 护士问诊记录——主诉、病史、用药情况、过敏史; 护士检查——体重、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
6) 护士通知医生。有某某病人在某某诊室候诊。
7) 医生来到这间诊室,医生开始专业化的“医疗交谈”。
8) 交谈结束,护士帮助患者留取标本,或,引领病人离开诊区,做相应的指导和协助。同时预约下一次诊时间。
9) 自己到离家近的药店(遍布城乡的CVS或Walgreens,与超市在一起)买药。
10) 回家,按照医嘱服药。
此外,盛诺一家还告诉我们国外医院的走廊两边是被前台分割的不同科室的诊室,而只有预约的病人才可以进入。患者一旦进入这样的诊室,既能够保证其隐私,并且诊时也非常安静。进入诊室,能进行检查,抽血等服务,这样也省去了患者楼上楼下奔波检查排队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