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 畅
Barrett食管是由英国人Barrett 更先发现并报道的,因此称为Barrett食管,在我国用汉语翻译为巴雷特食管。目前每个国家对于此疾病的定义和治疗理念都各不相同,没有统一性,食道的扁平上皮被替换成柱状上皮的状态,通常与反流性食管炎相关,并有发生腺癌的可能。其症状主要是胃食管反流及并发症所引起的,胃食管反流症状为胸骨后烧灼感、胸痛及反胃。
内窥镜检查中被诊断为在小范围发病率的占多数。在小范围的情况下,食道癌的风险几乎不会增加,所以目前日本医生普遍认为没有必要过分担心。
巴雷特食管癌与逆流性食道炎类似,胃液逆流到食道的话食道的粘膜会变得粗糙。食道的粘膜如果长时间暴露在胃液中,为了保护胃液的攻击就会变成胃的粘膜。变形范围少的状态称为“巴雷特粘膜(上皮)”,范围变宽的状态(具体来说长度在3cm以上)称为“巴雷特食道”。也就是说,由于胃液反复逆流而产生巴雷特粘膜,当其逐渐变宽时,就会形成巴雷特食道,容易发生食道腺癌。日本人食道癌的绝大多数都是“食道扁平上皮癌”,多以烟酒为原因。另一方面,“食道腺癌”是欧美人多的食道癌类型,在日本还是稀有的类型。但是,最近在日本几家消化内科医院也发现了少量的巴雷特食管癌,其发病率在逐年增加。
在很多国家,作为巴雷特食管癌的定义,需要1cm以上组织的肠上皮化生证明中的任意一种或双方,但在日本都不包含在定义中,只需通过内窥镜观察就足够了,不需要确认组织学诊断,而长3cm以上的患癌的风险较高,因此认为每年用内窥镜进行1 ~ 2次的病情观察比较理想。推荐定期的疗法和做内视镜检查来早期发现癌症。
在日本,更多医院的医生会建议患者防护逆流性食道炎,要避免在临睡前吃饭,吃完后不要马上躺下。
因为胃里有很多胃液和食物,饭后马上躺下睡觉很容易就会逆流到食道。胃的形状左右不对称,所以在向左方向躺下或休息比较好。左下侧睡的话,胃液容易流入前十二指肠,右下侧睡的话容易逆流到食道。如果你不得不在临睡前吃饭,可以把枕头垫高休息。还有就是“避免吃油腻的食物和不易消化的食物”。食物长时间停留在胃里,胃液就会变多,容易逆流。肥胖体型的人通过“减肥”,内脏脂肪减少,胃的压迫解除,逆流性食道炎会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