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听说鼻息肉后,就认为鼻息肉只是鼻子里面长块肉。这种认知是非常错误的,鼻息肉是赘生于鼻腔或鼻窦黏膜上突出于鼻腔黏膜表面的增生组织团。鼻息肉症状有鼻阻塞、鼻分泌物过多和面部疼痛等。鼻息肉患者好发于成年人,那么如何有效的进行鼻息肉预防呢?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关于鼻息肉的相关知识点吧!
什么是鼻息肉?
鼻息肉是生长在鼻腔或鼻窦内的异常组织团块。通常同时发生双侧鼻部,也有发生于单侧。它质地柔软,表面光滑,呈半透明状,也可形容为“荔枝状肿物”。
它多发生在中鼻道,也就是鼻窦炎影响的部位,二者可谓是“相辅相成”:炎症促使中鼻道微环境的改变,鼻息肉又反过来阻塞鼻窦口加重了炎症,就像一个死结系着容易解开难。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鼻息肉都是鼻窦炎引起的,有过敏性鼻炎的,有阿司匹林三联征(哮喘-鼻息肉-阿司匹林不耐受)的,也有些原因不明的。
得了鼻息肉有什么症状?
小息肉往往不会引起任何症状。
大息肉或多发性息肉可造成:鼻塞、面部的压迫感或充胀感、嗅觉障碍等。
鼻息肉如何检查?
首先,医生会通过体格检查,即在灯光下用一种专科工具来观察患者的鼻腔内部,从而判断是否存在鼻息肉。
其次,医生会用电子鼻咽镜,即用一根带摄像头的细管伸入鼻腔,可能会有轻度的不适,但会拍摄出鼻腔及鼻咽部的清晰图像,并打印出彩色照片。
最后,医生可能建议进行CT扫描,这是一种影像学检查,能对鼻腔和鼻窦内部进行成像,以进一步观察息肉的范围及鼻窦的情况。
相似疾病 切勿混淆
另外,鼻息肉与这些疾病有些相像,需要加以鉴别: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外形似多发性鼻息肉,表面粗糙,色灰白或淡红,病理可确诊。术后容易复发及恶变,要定期复查。
鼻咽纤维血管瘤:好发于青少年,有鼻塞及反复鼻出血,肿块多在鼻腔后段或鼻咽部,色红,表面可见血管,触之较硬,易出血。
鼻腔恶性肿瘤:凡是出现单侧持续鼻塞或持续加重,反复少量鼻出血,鼻涕带血或臭味,面部麻木,剧烈头痛等,都要警惕恶性肿瘤,必须实施活检以明确诊断。
鼻腔脑膜脑膨出:多见于婴幼儿,单侧鼻腔肿物,表面光滑,CT或MRI可明确诊断。
鼻息肉该如何治疗?
对于大多数鼻息肉,建议手术治疗。
对于比较小的鼻息肉,可以尝试采用糖皮质激素类鼻腔喷雾剂,或口服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无禁忌症)进行短期治疗。
但经过保守治疗无效的息肉,还是建议手术治疗。鼻内镜下的微创手术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效果得到患者的肯定。
术后鼻息肉还会复发吗?
如果患者手术后就对鼻子不管不问,不予规范地随访治疗,单纯手术后息肉有可能会复发。因此,术后需要规范地随访和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
根据鼻息肉的生长情况和病情进展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其治疗效果往往较好。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鼻息肉持续恶化或者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发展成鼻癌,这个时候的治疗难度就直线上升。鼻息肉患者一方面需要及早确诊、尽快治疗,另一方面在生活工作中也要注意预防,防止恶化。定期体检和复查,是鼻息肉患者和国人远离疾病的有效措施。
文章来源:http://lxjk.people.cn/n1/2020/0813/c404177-31820976.html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17/1224/c14739-29725461.html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17/1224/c14739-29725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