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癌症,能否集合全球医疗智慧?足不出户,如何获得精准治疗方案,确保“不走弯路”?治疗过程,怎样实现实时跟踪、动态调整,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72小时对接中、美、日、欧顶尖专家,治疗全程层层把关、步步协同,5月10日,全球就医咨询服务机构盛诺一家携手新华社新华健康,举办中日肺癌MDT治疗前沿对话暨“全球就医战略咨询”发布媒体沟通会,正式推出“全球就医战略咨询”服务,为患者全球匹配最适合的医院医生和治疗方案,让普通患者享有“中央保健级”的医疗照护。
“全球就医战略咨询”肺癌国际MDT专家组聘任仪式
警惕决策误区:“癌症治疗,每一步都不能走错”
“过去14年,我们服务了数千名癌症患者,发现绝大多数患者不是‘缺治疗’,而是‘缺判断’。”发布仪式上,盛诺一家副总经理、医学部轮值主席程潇钰说。
在程潇钰接触的癌症患者中,“弯路”并不少见:有的未经活检直接手术,术后才发现是晚期,导致病情急速进展;有的遭遇误诊,最终错过了根治时机;有的执着于新药、新疗法,接受了不必要的过度治疗,并给后续治疗造成障碍……
面对癌症,患者常常面临四大误区:一是信息不对称:不知道去哪儿看、不知道该先看哪个科;二是路径混乱:动不动就手术、化疗,顺序错了,结果就错了;三是片面听从单一建议:只听外科医生判断,不知可能更适合的是化疗或靶向;四是忽视全球治疗资源:有些患者其实可以用更先进的药物甚至参加国际临床试验,但完全不知道哪里能申请。
“对癌症等重大疾病患者来说,就医的每一步都非常重要,一步走错,结果可能完全不同。”程潇钰说。
以肺癌为例,肺癌患者愈后整体较差,更凸显出科学决策的重要性。“肺癌如果希望得到根治,局部治疗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局部治疗就包括了胸外科和放射治疗科,也需要包括影像、病理科、内科医生的参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教授李峻岭表示。他特别强调,有些患者诊断时就偏晚了,就需要更多的学科参与,才能让患者的生存时间得到最大延长。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教授李峻岭
在广州,一位60岁左右的患者,在医院确诊为肺癌迅速接受了手术。但仅仅两个月后,患者出现全身转移,病情急剧恶化。盲目手术反而造成癌细胞快速播散,适得其反。
“对疾病和治疗的了解,有很高的专业门槛,一开始的治疗选择极为重要。普通人面临的最大困惑是如何及时地找到合适的医院、合适的医生进行全面、规范的评估,制订尽可能适合的方案,并及时通过多学科(MDT)模式科学地开展治疗。”李峻岭说。
全球快速响应:多学科“协同作战”破解治疗困局
面对重症考验,什么是理想的治疗途径?
“通过深度分析患者病情,筛选国内外该疾病领域权威专家,组建患者专属的‘全球多学科团队’,把癌症治疗的每一步都‘管’起来。”程潇钰说。
对于普通患者,该如何科学规划癌症治疗,提高治愈希望?
程潇钰表示,通过“全球就医战略咨询”服务,患者可以实现72小时快速对接全球癌症权威专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可以选择在国内实施,也可以对接国外权威医疗机构治疗。
“癌症是非常个性化的复杂疾病。以肺癌为例,要综合考虑患者病情来确定和实施治疗方案,不能简单地一切了之。”日本顺天堂医院呼吸外科教授铃木健司表示。
日本顺天堂医院肺癌外科教授铃木健司
在铃木健司看来,提高癌症治愈率,需要影像、病理、外科、药物、康复、并发症应对等多学科“协同作战”,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最佳治疗”。
李峻岭则表示,MDT是精准医学和规范化诊疗的基础。近年来,通过推行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我国肿瘤患者3年生存率提高,缩短了治疗等待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更大幅提升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
会上,李峻岭和铃木健司同时受聘为盛诺一家“全球就医战略咨询”服务的肺癌国际MDT专家组成员。
实时守护全病程:不放弃任何一点希望
“多一个人陪你看病,少走一条弯路、减少一次误判、抓住每一点希望。”提到推出“全球就医战略咨询”服务的初衷时,程潇钰这样说。
常规来看,肿瘤患者的病程一般分为四大阶段,确诊与分期、治疗规划与执行、支持治疗与副反应控制、康复与复发预防。
“每个阶段,我们都会匹配最合适的全球专家资源,确保实现真正的全周期科学规划。”程潇钰表示,即使面对晚期癌症患者,多学科团队也会穷尽全球资源,覆盖最新临床试验、新药应用、个体化疗法、基因靶点筛查、免疫策略等内容,为每一位患者寻找突破口,不错过任何机会,不放弃任何一点希望。
铃木健司每年主导开展数百例肺癌手术。其中,肺癌区域切除术将5片肺叶细分为18个区域,并通过机器人开展微创手术,只需要切除很小一部分肺,大幅提升患者术后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李峻岭表示,在多学科团队的介入下,通过专业判断和路径梳理,能让癌症治疗的每一步都更迅速、更准确,帮助患者实现生命全周期管理,实现肺癌慢病化管理,促进肿瘤诊疗高质量发展。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张萌 责任编辑:陈姝
参考来源:http://ckxw.cnwomen.com.cn/fhshare/#/news_detail?contentType=5&contentId=382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