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的专业性极高,患者最初的治疗选择至关重要。普通患者面临的最大困惑是如何及时找到合适的医院、合适的医生接受全面、规范的评估和科学治疗。”5月10日,在中日肺癌多学科诊疗(MDT)治疗前沿对话暨“全球就医战略咨询”发布媒体沟通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李峻岭如是说。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我国在提升抗肿瘤疗效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如完善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体系,提高早期发现率,推动肿瘤规范化诊疗,加大科研支持,推动肿瘤治疗新技术和新药研发等。
李峻岭强调,肿瘤治疗往往涉及多学科团队共同参与。例如,治疗肺癌时,除肿瘤科团队外,胸外科、放射治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团队的参与对于提升疗效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确诊较晚的患者更需要多学科诊疗。
肿瘤诊疗一般包括确诊与确定分期、治疗规划与执行、支持治疗与副反应控制、康复与复发预防等阶段。李峻岭表示,MDT是精准医疗和规范化诊疗的基础。近年来,通过推行肿瘤MDT模式,我国肿瘤患者生存率提高,治疗等待时间缩短,住院费用减少,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大幅提升。他同时呼吁,要大力推广MDT模式,提高该模式在各级医院的覆盖率和知晓度,让患者享受更科学、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服务。
此次沟通会由新华社新华健康、盛诺一家举办。会上,盛诺一家正式发布“全球就医战略咨询”服务。该服务将依托跨国别、跨学科的国际化多学科团队模式,为国内重大疾病患者提供高度个体化的精准医疗服务。
本报记者 余运西
参考来源:http://jkbshare.183read.cc/article/60359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