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判癌症治疗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五年生存率,即肿瘤患者在经过各种综合治疗之后,生存五年以上的比例。五年生存率较高意味着患有癌症患者生存期更长,治疗效果更好。那么你知道,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这几类癌症患者,谁的生存期更长?五年生存率更高呢?
近美国癌症学会在影响因子高达244的医学神刊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发布了2019年美国癌症生存统计报告,向我们揭示了其中的奥妙。这份报告每三年更新美国癌症发病统计预测情况,其数据对了解新的癌症发患者群、生存和进展情况、高发癌种等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2019年美国癌症幸存者中患病率高的癌种分别为:男性:前列腺癌(3,650,030例),结直肠癌(776,120例)及皮肤黑色素瘤(684,470例);女性:乳腺癌(3,861,520例),子宫体癌(807,860例)以及结直肠癌(768,650例)。
而我国高发癌种主要为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乳腺癌等。其中乳腺癌和结直肠癌在两国均为高发癌种,而得益于烟草控制,美国肺癌发病率多年来持续下降。
肺癌
根据估计,美国约有571,340患者有肺癌历史,预计2019年还将新增了228,150例。约四分之三的肺癌幸存者在65岁或以上,而确诊的中位年龄在70岁。一部分的原因在于肺癌的总体5年相对生存率较低,大部分的肺癌患者都是近5年内确诊的(60%)。
患者中13%为小细胞癌,83%为非小细胞癌,另有约3%的患者由于信息不足而无法进行组织学分类。由于小细胞癌在诊断时少见局部病灶,手术切除收效甚微,因此患者多接受化疗。而对于非小细胞肺癌,I期和II期患者多进行手术切除(56%),III期患者仅有18%接受手术,62%的III期患者选择了化疗或者放化疗结合。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免疫疗法和新型治疗药物的蓬勃发展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2016年约有12%的新确诊IV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了免疫治疗。近期,PD1/PDL1抑制剂作为新的免疫治疗方案也被批准用于某些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以及和其他化疗药物联用治疗小细胞肺癌。
肺癌1年相对生存率由1975-1977年的34%提高到2011-2014年的47%,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科手术技术和放化疗技术的发展。由于肺癌早期通常症状不显著,多数患者(61%)都在III期甚至IV期确诊,仅21%的病例在I期确诊。I期肺癌确诊的5年相对生存率为57%,而这一数字到了IV期确诊已不足5%。同时小细胞肺癌的综合5年相对生存率(6%)和各个阶段的5年相对生存率都显著低于非小细胞肺癌(23%)。
乳腺癌
美国约有380万女性有乳腺癌病史,其中2019年新发病例268,600例。乳腺癌幸存者整体比其他高发癌症(肺癌、结直肠癌和前列腺癌)要更年轻,大约64%在65岁及以上,约7%为50岁以下。
早期(I或II期)乳腺癌患者通常的治疗为保乳治疗和化疗,也有约34%的患者接受乳房切除手术;而行切除术的比例在III期乳腺癌患者中达到68%。IV期患者通常接受放化疗或单独化疗,也有约四分之一的患者选择不进行治疗。
I期确诊的患者5年相对生存率几乎达到100%,而与之相对的IV期确诊的患者5年相对生存率仅为26%,这一数字也说明了癌症早期筛查和确诊的重要性。
结直肠癌
截至2019年1月1日,美国结直肠癌患者幸存人数约为150万,2019年新发病例约为145,600例。其中76%的结直肠癌患者在65岁及以上,而50岁以下的患者占4%,直肠癌患者(中位年龄63岁)人群比结肠癌(中位年龄69岁)更加年轻。
超过八成(84%)I期和II期结肠癌患者接受结肠切除治疗,不进行化疗;而三分之二的III期患者需要接受辅助化疗以降低复发风险。而直肠癌患者I期通常接受直肠切除术或结直肠切除术治疗,II期和III期患者通常在手术基础上还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对少见转移的IV期结直肠癌,手术联合放化疗也是一种选择。
结直肠癌总体5年相对生存率为65%,直肠癌(67%)略高于结肠癌(64%)。I期和II期患者5年相对生存率约为91%和82%,而IV期这一数字仅为12%。
通过这份报告,医生能够更加明确患者的治疗方案、药物选择和病情进展下不同的应对方案。早期癌症的五年生存率明显高于中晚期,所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癌症患者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的意义。美国等国家的医疗器械更加先进,可以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同一个人,所以很多国人都出国体检,更全面的掌握自己的身体情况。
参考资料:
[1] Ties Kimberly D. Miller, et al., (2019). Cancer Treatment and Survivorship Statistics, 2019. CA CANCER J CLIN, 10.3322/caac.21565.
[2] Cancer survivors predicted to number over 22 million by 2030. RetrievedJun17,2019,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9-06/acs-csp060619.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