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们讨论了淋巴瘤化疗中的口服化疗和静脉化疗中的套管化疗,今天我们继续补充其他淋巴瘤化疗的方法。
静脉注射- 中央静脉导管
静脉注射除了套管化疗,还有上一期提到过通过中央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化疗。
(图片来自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同样的,作为静脉注射化疗的一种,中央静脉导管也是一种通过静脉注射的淋巴瘤化疗方式,不过中央静脉导管所需要进入的静脉比套管进入的静脉更大。
中央静脉导管化疗需要的时间也更长,一般来讲患者植入中央静脉导管之后是要长期佩戴的。植入中央静脉导管需要进行一个小型手术,植入之后医院一般会定期的护理以及检查,有的时候患者需要带着导管生活几个月,甚至需要带着导管进行整个治疗流程。
淋巴瘤治疗形式多样,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这种化疗方式,但是如果有中央静脉导管的话通常化疗或者取样会变得方便很多,通常患者也不会感觉到疼痛。上文提到过,中央静脉导管需要通过一个小手术进行植入,患者可能需要局部或者全身麻醉,植入导管之后需要通过X光判断导管的位置是否正确。
导管的类型分两种:PICC线(外围插入导管)和隧道中心线(tunneled central line)。
PICC先是从肘部水平的手臂静脉进入,通过安全的保护贴固定在适当的位置。隧道中心线通常位于患者的胸部,在一部分皮肤下方的“隧道”中运行,从而降低感染风险。
中央静脉导管在患者回家之前会被保护起来,医生和护士会给患者一个说明书,包括患者如何在插管的情况下洗澡或者沐浴。
有的时候导管可能会造成患者感染或者形成血块造成堵塞,如果患者没有按照说明好好护理,这样的情况很容易发生,所以患者以及家属需要时刻注意患者是否有危险情况,一旦出现相关症状,患者或者家属需要及时联系医院。
需要注意的症状有:插管处出现红肿或者发热,发烧,胳膊开始变得肿胀。
本期说到了淋巴瘤治疗中的中央静脉导管化疗,淋巴瘤化疗还有其它的形式,均因人而异,医生会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提出不同淋巴瘤治疗的方法,下期文章会继续讲解其他的淋巴瘤化疗方法,以便患者对不同的化疗形式都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在治疗过程中就会有充足的心理准备。
鞘内化疗(Intrathecal chemotherapy)
(图片来自Lymphoma Action)
鞘内化疗是淋巴瘤化疗的一种,这种化疗方式是对于围绕着中枢神经系统(也就是脑和脊髓)的液体进行化疗,这种液体被称为脑脊液。
中枢神经系统被血脑屏障所包围,这层屏障可以防止感染,但是与此同时也会防止许多药物通过血液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什么方法可以有效的让药物进入血脑屏障呢?如果患者是通过静脉注射的话,只有一些特定的药物才可以做到冲破血脑屏障而达到治疗淋巴瘤的目的。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鞘内化疗了,鞘内化疗是一种可以绕过血脑屏障并将药物直接送入中枢神经的一种方法。
什么样的患者可能会需要进行鞘内化疗?
● 淋巴瘤在患者的脑中或者脊髓中。
● 有的时候淋巴瘤会扩散到中枢神经,比如伯基特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母系淋巴瘤等等,这种情况下,如果淋巴瘤还没有扩散到中枢神经,那么鞘内注射的淋巴瘤化疗可以有效防止扩散,这种治疗方法也被成为“中枢神经系统预防”。
如图可见,鞘内化疗通常需要通过腰部穿刺进行,这种化疗方法需要患者进行局部麻醉,麻醉后向背部下部的脑脊液中进行注射。
皮下化疗(Subcutaneous chemotherapy)
还有一种淋巴瘤化疗方法叫做皮下化疗,有一小部分的化疗药可以通过皮下注射进行,这种化疗方法叫做皮下化疗。
皮下注射进入的部分是在人体皮肤和肌肉之间的,不会进入肌肉层。 需要此类的化疗的患者可能患有毛细胞白血病。
皮下化疗需要护士通过一个很细的针管在患者肚子,大臂,或者腿内的皮下进行注射,这类注射通常不是很疼,但是在注射的时候患者可能会有些刺刺的感觉,注射的时间长短需要根据药物来决定,通常护士在注射前会和患者详细说明。
关于淋巴瘤化疗的几个不同方法就说到这里,再次强调淋巴瘤治疗是根据患者个人情况而安排的,并不是提到的方法可以应用到所有人身上,但通过阅读具体的淋巴瘤化疗方法,患者们可以对于自己的治疗有个大致的了解,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文章来源: lymphoma action 文章《Chemotherapy 》
网址:https://lymphoma-action.org.uk/about-lymphoma-treatment-lymphoma/chemothera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