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进行的一项大型研究表明新开发的一种检测前列腺癌的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诊断和预测疾病的进程。 该方法结合了当前的主要诊断方法,即系统活检和MRI靶向活检,有望大大改善前列腺癌的诊断,从而降低过度治疗和治疗不足的风险。研究结果发表在2020年3月5日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前列腺癌一直是通过对癌症所在位置进行系统盲活检而诊断出的仅有的实体瘤之一。几十年来,这导致了对非致死性癌症的过度诊断和后续不必要的治疗,以及缺失了侵袭性高级别癌症及其治愈的机会,NCI中心泌尿外科肿瘤学分部医学博士Peter Pinto认为通过将针对MRI的活检添加到系统活检中,我们现在可以更早地识别出前列腺内更最致命的癌症,为患者在癌症扩散之前提供更好的治疗潜力。
前列腺癌的严重程度及其扩散潜力可以相差很大。低度前列腺癌与特定癌症死亡的风险极低相关,并且通常不需要治疗,而高度癌症更可能扩散,并导致大多数前列腺癌的死亡。这使得正确评估癌症等级对于治疗决策非常重要。
与针对大多数其他类型的癌症的活检不同,活检针对的是通过成像发现的异常,系统活检使用的是非目标性方法,即在前列腺中采集系统间隔的样本以发现癌症。由于此方法可能会漏掉某些癌症区域,因此医生可能会对患有低度疾病的患者进行过度治疗,担心他们错过了高度疾病。或者,如果错过了侵略性癌症,则患者可能会受到治疗不足。
以MRI为目标的活检结合了先前拍摄的可疑癌症的MRI图像和实时超声技术,比系统活检能够更好地检测出更多的高级别癌症。这项研究的目的是确定用MRI靶向活检代替系统活检还是同时使用这两种检查会更好。
在这项研究中,有2103名患有MRI可见病变的男性接受了MRI靶向和系统活检。在这些男性中,有1,312名被诊断出患有癌症,其中404名接受了前列腺切除术,完全切除了前列腺。通过比较仅系统活检与系统活检加MRI靶向活检的诊断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将MRI靶向活检与系统活检结合起来比单独进行系统活检可多208次癌症诊断。根据组织病理学对活检组织的分析,以MRI为目标的活检还导致了458例升级或对更具侵略性的癌症的诊断改变。
研究人员还确定与单独的MRI靶向活检相比,联合活检可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在接受前列腺切除术的男性中,研究人员发现,仅系统活检诊断不足40%,仅以MRI靶向活检诊断不足30%,而联合活检则诊断不足14.4%。此外,尽管系统活检未充分诊断出16.8%,而MRI靶向活检未诊断出8.7%的严重最恶性肿瘤,但联合活检仅漏诊了3.5%的严重最恶性肿瘤。
MRI定位活检是由Pinto博士领导的NCI研究人员小组于10年前开发的,它可以将MRI图像实时叠加到超声图像上,从而提供了需要进行活检的病灶视图。这项技术确实对诊断和治疗前列腺癌产生了影响,有助于医生为患者可以做出更明智的治疗决策。
来源:编译于 www.cancer.gov 2020年3月4日发表的文章,标题为Testing with combined biopsy method improves prostate cancer diagnosis in NCI study
文章链接:https://www.cancer.gov/news-events/press-releases/2020/combined-prostate-bio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