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药监局发布第102号公告,批准企业依申请注销“氯雷他定片”等80个药品注册证书。其中包括多款知名进口药,涉及降糖、抗过敏、抗肿瘤等。

(来源:搜狐新闻)
消息一出,许多大量国人担心:进口药,会不会在公立医院越来越难开到?
担心并非空穴来风:今年7月,药监部门也刚刚公告过56个品种依申请注销,同样包括多款进口药品。
近一两年,多家媒体在第九、十批集采后反复提到——原研进口药在院内“失宠”,甚至出现“第十批原研无一中选”的表述。
这意味着,在以公立医院为主的市场里,没拿到“入场券”的原研药会更难留在处方单上。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进口原研药变少非“一日之寒”
把医院想象成一个“总预算”的大水池。国家集采等于把同一通用名下的药做了一次“团购比价”:谁便宜、谁质量过关,谁就拿到“带量入院”的资格。
原研药如果不愿随行就市,价格就难以跟上仿制药,自然会被边缘化。而事实上,药企为开发原研药付出了巨大成本。以抗肿瘤药物为例,业内有开发一款原研药“10年、10亿美金、10%成功率”的说法。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多篇报道都指出,集采之后,原研药从公立医院处方中“淡出”的速度在加快,患者在院内“找不到熟悉的进口药”的案例也在增多。
对于肿瘤患者,这种体感更强,因为他们更在意“治疗效果”,每一个1%的治愈机会都值得去争取。仿制药还能仿制得比原研药效果更好吗?那为什么要买爱马仕,义乌就可以满足全国人民的使用需求了。
更重要的是,患者想要自主选择的权利,而不是被动陷入只能用仿制药的境地。
三甲医院为何不愿意开进口药?
院内风向改变,不仅因为集采“谁便宜谁上车”,还与医保结算方式的升级有关——DRG/DIP。
这两个词听着拗口,实质很简单:它不是患者实际“用多少药报多少钱”,而是“这类病平均该花多少钱,固定一个价格跟医院打包结算”。

(来源:摄图网)
这样一来,医院如果给患者开高价药,用得越多,医院赚的就越少,甚至还可能“亏钱”。而医院又将这种“压力”传递给科室,直到临床医生。医生如果给患者开多了药、开多了检查,甚至要从自己工资里“扣钱”。
DRG/DIP本质是控费,让老百姓“看得起病”,但它客观上让医院变成了“成本管理者”。同一疗效下,贵药=更大的打包压力;如果有仿制能满足临床路径,医生与医院就会自然偏向“便宜”的那款。
虽然,DRG/DIP规则下,可以对住院时间长、费用高、新药和复杂危重的病例特殊处理、“特例单议”,但它是少量个案的“安全阀”,并不能解决日常处方层面的广泛动力不足,很多患者甚至没有听过。
对于普通患者而言,你更直观地感受到的是:越来越多进口药、原研药医院不开了。
医院难开,肿瘤患者还能去哪用“好药”?
现实、合规、可操作的路径主要有三条:

(来源:摄图网)
1.博鳌乐城特许用药:
面向境外已上市、国内未上市或供应受限的药品和器械,海南博鳌的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有国务院授予的“先行先试”特殊政策,先行区内多个医疗机构可以为患者申请“临床急需使用”。
对于需求量大的海外新药,甚至可以提前备货,保税仓通关后15分钟送达病房。对于等不起的肿瘤患者,这可能是划算的时间价值。
2.香港“指定病人用药”:
DRG/DIP这种医保付费模式,是中国大陆特有的医保支付改革机制,香港并没有实施,也没有类似制度约束医院用药。
而且,香港允许注册医生为特定病人申请未注册药的进口和使用。按《进出口条例》申请进口证,卫生署药物办公室的审批承诺是两个工作日。常见于“海外刚批、内地暂缺”的场景,适合做灵活中转。
3.海外就医规范用药:
DRG/DIP影响不了香港,自然更影响不到海外。海外的优势反而更大:可以第一时间就用上专利药、原研药,而无需等待国内获批。
甚至,如果是美国,中国患者也可以申请参加新药临床试验,在新药上市前更早的时间段用上原研新药。

(来源:摄图网)
前《凤凰周刊》主编师永刚就是个真实的例子。2012年,他确诊一种非常罕见的癌症——肾上腺皮质癌,在北京协和医院治疗3个月后复发,并全身多处转移。协和的医生预测他只有几个月的生命。
当时,全球治疗肾上腺皮质癌只有一款药获批:Mitotane(米托坦)。美国1970年上市,但直到师永刚赴美治疗10年后,也就是2023年9月5日,该药才在国内全面上市,比美国晚了整整53年。
因为国内缺药,师永刚于2013年赴美,在MD安德森癌症中心接受治疗。米托坦耐药后,他多次参加临床试验尝试新疗法,直到2021年全面战胜了癌症,在新冠疫情期间回国,至今仍然健在。

师永刚(来源:搜狐读书)
他将10年抗癌经历汇总,出版了《无国界病人》一书,详细介绍了其真实经历。所以,对于有条件的患者家庭来说,海外就医不仅可以无视“进口药退出中国市场”的影响,还可以更快一步用上原研药、创新药。
有的时候,有药,就意味着有“活下去”的希望。
结语:
“80个批文依申请注销”,是一次市场换挡的可见信号:集采让“便宜且过关”的药更容易进院,DRG/DIP把医院推向“按打包控成本”的轨道,进口原研药在公立医院的空间被挤压——
这就是很多人担忧的现实根源。
我们不做情绪判断,只站在患者一边讲清楚可行的路:乐城更快、香港更灵活、海外更前沿。
药并不会直接消失,只是入口换了位置。越早规划,越少走弯路——这才是“患者立场”的大胜利。
【盛诺一家】成立于2011年,是国内权威的海外医疗咨询服务机构,提供出国看病、全球专家远程咨询、日本体检等服务。
海外医疗服务为什么选择盛诺一家?
- 与美、日、英近 50家 顶级医院官方签约合作
- 服务团队 70% 具医学背景,专业可靠
- 全球 15个 服务中心,全流程一站式服务
- 医疗费用享 5%-40% 专属折扣
- 60%客户通过老客户推荐,满意度高达 99%
如果您或家人想了解海外就医方案?
📞 请拨打免费咨询热线:400-855-7089 或通过
🌐 盛诺一家官网 预约咨询,获取专业建议,开启全球精准医疗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