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海外医疗刚迈入国内市场时几乎没有人知道或是愿意相信,出国看病想法与意识也根本没有,可以说国内的出国看病市场宛如一张白纸。而在近几年随着国内海外医疗的兴起才慢慢促使国人对海外医疗、出国看病有所认识。盛诺一家是国内早的海外医疗服务机构,而它也见证了国内海外医的整个发展历程。
在创立盛诺一家之前,蔡强当过大学讲师,从事过海外留学项目,之后定居澳洲,过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蔡强的女儿在澳洲出生时,整个医院的优质服务和人性关怀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之后,蔡强教会的兄弟帮助一位国内亲戚,在澳洲进行国内无法完成的脑瘤手术,而且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都非常好。
这两件事让蔡强认识到,与发达相比,国内的医疗现状无论从具体服务还是医疗水平上的差距都不可以道里计,两者间的差距也正是机会所在。
国内每年很多人到国外旅游和留学,为什么没人想到可以到国外去看病?能不能提供一个平台,可以让患者很方便地去到国外看病,毕竟也不是所有人都在国外有朋友。2009年,蔡强回国开始筹办盛诺一家。
在蔡强原本的预期中,盛诺一家两年之内可以有起色,之后他找个经理人打理日常,自己刀枪归库、马放南山,回澳洲过小日子去也。但现实却像一盆冷水兜头浇下,让他始料未及。
当时蔡强遇到的大的困难是如何取得国外医疗机构的信任并与之达成合作。“哈佛的各大附属医院一年各类捐款达到数亿美金,病人来自美国各州和世界各国,从来不缺病人,所以我们与哈佛大学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光沟通花了9个月。”蔡强回忆说。
据蔡强介绍,国际知名医院都非常珍惜自己的品牌,对于合作伙伴的选择会很谨慎,“没有一家医院是#1天见面,第二天签的,几乎每一家从#1次跟他们接触,到后正式签约,都需要花2年甚至3年的时间,直到对方确信你这个机构的专业性和业务能力之后,才能达成合作。”
此外,当时国内患者根本没有海外医的意识,仍然遵循着传统的医路径,一旦国内医生说没办法了,便只能听天由命,还有些病人他们认为中国能够解决,到美国医对患者没有价值。对于先进入重症海外医疗行业的盛诺一家来说,教育市场这一任务,是无论如何必须承担的,但短时间内难以见效。
此时,蔡强的合伙人也选择了离开,重重打击之下的蔡强也开始自我怀疑,是不是该放弃了?
蔡强的夫人本来不赞同丈夫放弃安逸的生活去创业,但在这个关键时刻,她却站了出来,坚定了蔡强的决心,“现在放弃你会甘心吗?如果不甘心,你继续做,做到你死心那为止。”在家人的支持下,蔡强再次增资,并回购了决意撤资的合伙人原本的股份,决定坚持下去。
受益于种子用户的口碑传播,以及互联网对信息传播速度的颠覆,从2013年开始,盛诺一家的境况逐渐改善,并在2014年得到红杉资本(中国)的认可和投资,合作的海外医院和患者数量也在逐年增多。
在盛诺一家位于国际财源中心办公室的墙面上,悬挂着美国麻省总医院、Mayo Clinic等十几家国际知名医院的授权书。蔡强表示,那只是一小部分,盛诺一家现在和全美大部分重病专科排名前三的医院都建立了合作关系,为患者协调优选择。如今盛诺一家己经发展成为国内大的海外医疗咨询与服务机构,也是与这么多家美国医院正式签约的出国医全程服务机构,年服务患者近千名,处于国内海外医疗领域头部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