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所有文字及图片数据均来自Zeng H等于2015年4月15日发表在国际癌症期刊的《2003-2005中国癌症生存:基于人口的研究》、CancerResearch刊载的《常见癌症生存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2018年刊载的癌症总体5年生存率,原始数据请见文末链接。
近日,知名作家、《蜗居》的作者六六通过微博曝光一种新的体检骗局:受骗者在虹桥附近一家医院做常规体检,却被医院一步步地诱导着,和丈夫一起花了一百多万做血液清洗。原本健康的两个人,反被整出了一身病……
图片来源:六六微博
据片来源六六在微博上的描述,受骗者是被闺蜜介绍过去的(防火防盗防闺蜜?),原来只是2000元的体检,却被体检“医院”送了两次小血液清洗。清洗完查出了“不少问题”,进而一步步诱导她们花一百多万做大血液清洗。
看到这里,大家有没有一点熟悉的感觉?没错,这与前阵子媒体曝光的湖南医疗体检骗局如出一辙。
2018年6月,包括央视网新闻频道在内的多家媒体报道,湖南株洲的马女士(化名)被美容机构赠送了一次赴马来西亚的免费医疗旅游。在当地医院免费体检后,马女士被告知体检结果显示其患肺癌、乳腺癌的几率高达90%。为此,马女士花费了60多万在医院接受预防癌症的治疗。
回国后,马女士拿体检报告到长沙找医院进行会诊,发现各项指标正常,根本没有查出任何患癌病征,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想占小便宜的,终却吃了大亏!所以,天上不会掉馅饼,那只是一个个温柔的陷阱。
作为医疗剧《心术》的编剧,六六对医疗行业一直十分关注。收到受骗者爆料后,六六通过微博进行了曝光,第二天便有卫计委工作人员与之联系进行调查。
图片来源:六六微博
据其微博描述,收款公司根本不具备医疗资质,检测环节都是外包的,体检在上海,“血液清洗”却被拉到杭州一家“医院”去做。整个检查、诱导、销售的过程充满了套路,难道是“莆田系”医院又抬头了?
图片来源:六六微博
暂时没有进一步的消息,我们等待卫计委的调查结果。
同时,我们也不禁反思:为什么总会有人上这种看似很低级的当?
癌症的阴影大如山
上面提到的两个骗局,毫无例外都是利用了人们对癌症的恐惧。
一方面,癌症发病率确实越来越高,谁如果说被查出癌症,虽然难以接受,却不再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
另一方面,国内的癌症5年生存率偏低(30.9%),大部分癌症患者都没有得到理想的治疗结果,癌症死亡人数居高不下,这大大增加了人们对癌症的恐惧感。
实际上,癌症在全球医学界已经被普遍定位为一种“慢性病”,越来越多的早期癌症可以治愈,晚期癌症也可以长期带癌生存。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癌症的5年生存率基本高达60%以上。每一年,新的癌症治疗技术、药物都在不断涌现,未来彻底治愈癌症并非全无可能。
美国前总统卡特在91岁时战胜癌症(黑色素瘤)
此外,大众对癌症缺乏清醒的认知,平时接触的靠谱的信息太少。
看到朋友圈有关癌症的信息,有的人可能会选择性地忽略,甚至有些“忌讳”。但如果平时多了解点癌症的相关知识,不至于被“患肺癌、乳腺癌的风险高达90%”这样荒谬的说法所忽悠。骗子们还有一个惯用的手段,那是打铁趁热——“癌症不能等,必须马上治疗”,利用受骗者的恐惧心理,让其没有时间去分辨真假。实际上,对于癌症这样复杂疾病来说,正确的诊断才是#1位的。在任何情况下得知自己患癌,首先要做的是确诊,找权威的医院、权威的专家进行确诊,哪怕需要耽搁一定的时间。错误的做法是匆匆忙忙、稀里糊涂地接受治疗,尤其是在医院以外接受治疗。
殊不知,没有任何医院以外的地方,能够实施比正规医院更好的癌症治疗。
什么样的体检才能查出癌症?
体检陷阱这么多,那什么样的体检才靠谱、才能查出癌症?其实,新闻已经无数次地告诉我们:普通体检并不能有效筛查癌症。
据凤凰网报道,三个月前刚刚做过体检的管先生,因咽部不适到医院做检查,结果发现食道癌晚期,肿瘤已经长至7厘米左右。这让管先生一家难以接受,三个月前的体检报告明明显示食道充盈良好,无任何异常。
对此,体检中心表示,管先生选择的体检套餐是癌症初筛,查出癌症要看运气……
图片来源:凤凰网视频
在盛诺一家转诊的数千出国看病患者中,也有很多坚持每年体检,甚至是收费相对较高的高端体检,但仍然没有发出应有的警报,直到身体出现症状到医院医才发现,而这时多半已经到了中晚期。
能够到海外医的其实并不缺乏财富,很多都是事业有成的企业家,却犯了一个不可逆转的错误——没有接受到有效的体检。
其实,体检也是一种医疗行为,决定体检质量的从来都不是设备,也不是环境,而是人!
体检是在商业体检机构进行,还是在的医院进行?
为你检查的是稍加培训的普通工作人员,还是拥有多年临床经验的专科医生?
体检报告是机械式的解读,还是由专业的全科医生来给出建议?
体检结果是直接打印领取,还是有上一级的主任、教授级专家复核无误?
……
我们管前者叫“普通体检”,管后者叫“医疗级体检”。
普通体检不可能在早期检出癌症这样复杂的疾病,只有医疗级的体检,才能保障高检出率,让细微的早期病灶无所遁形。前不久,一名盛诺一家的体检客户便在日本癌研有明医院做无痛肠镜时,查出1mm的异常病灶,当即进行了活检。一周后,病理报告确认该异常病灶为类癌(原位癌阶段)。
日本癌研有明医院
作为日本癌症治疗排名#1的医院,同时也是日本癌症治疗历史悠久的癌研会的附属机构,癌研有明医院的防癌体检完全符合医疗级体检的定义:重医生,以检出率为衡量体检质量的标准。如何辨别不靠谱的体检?
有那么几种体检,不管体检机构宣传得多么美好,都不宜置信。
向普通大众推广PET-CT。PET-CT目前只适用于诊断和治疗辅助,面向已患癌者和高危患癌人群。做一次PET-CT,辐射量相当于在日本福岛#1核电站5公里范围内站上一年,会增加人体患癌几率。
基因检测查出癌症,或查出所有癌症的发病率。基因检测不能直接查出癌症,只能查出部分癌症的未来发病几率。而且,国内的基因检测市场还不规范,无效检测和检测结果冲突时有发生。即便检测结果无误,目前来说也很少有能直接干预的方法,实际意义并不大。
以体检之名、行治疗之实。比如上面骗局中提到的血液清洗,又比如前阵子媒体报道的有体检机构无证实施放疗,对人体的影响已经超过体检范畴,不管项目靠不靠谱,都不是体检机构应该做的事。
过度宣传体检的作用。即便是医疗级的体检,也只能发现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让我们及时进行处理,比如切除肠镜发现的息肉等。真正意义上预防癌症,还是得靠戒烟,运动,平衡饮食,远离致癌物,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持良好的心态。安吉丽娜·朱莉切除乳腺属于医疗干预。
免费赠送的体检。包括免费体验部分检查项目的体检,有可能是在钓鱼。
图片来源:玉环
此外,体检不用过于频繁,关键是质量要高。专项防癌体检如果不是高危人群,可以考虑35-40岁后再做。对于一些日趋年轻化的癌症,包括乳腺癌、淋巴瘤等,可以掌握一些自检知识。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且行且珍惜。
参考资料:
1. Zeng H等于2015年4月15日发表在国际癌症期刊的《2003-2005中国癌症生存:基于人口的研究》。Zeng H, Zheng R, Guo Y, et al. Cancer survival in China, 2003–2005: A population‐based stud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2015 Apr 15;136(8):1921-30. doi: 10.1002/ijc.29227. Epub 2014 Oct 3.
2.CancerResearch刊载的《常见癌症生存率》http://www.cancerresearchuk.org/health-professional/cancer-statistics/survival/common-cancers-compared#heading-Zero
3.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2018年刊载的癌症总体5年生存率https://seer.cancer.gov/statfacts/html/al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