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我从来不会推荐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去做PET-CT体检,从来不会。
以后再有家人问你“要不要去做个PET-CT体检一下”,你就把这篇文章砸给他看。
本文只说干货,不讲废话。
撰文 | 庄时利和
#1个问题:什么是有效的癌症筛查?
简单地说,能发现问题,并且不折腾人。
癌症筛查,核心要求有三个
——早期发现
——不要误判
——经济安全
从大的分类来看,癌症有几十种,要是再看具体亚型的话,几百种是有的。
然而根据美国疾控中心和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给的临床数据统计,在所有癌症中,只有四种癌症可以有效筛查。
乳腺癌——通过钼靶筛查,高危人群可以考虑加做MRI
宫颈癌——通过宫颈涂片筛查
肺 癌——低剂量螺旋CT
结直肠癌——肠镜
美国疾控中心对于有效癌症筛查的要求很严格,包括假阳性率、假阴性率、检查本身对人体的伤害、是否真正降低癌症死亡率、价格和便捷程度都有要求。
所以像其他很多癌症虽然都有相应的检查手段,但因为种种原因,不被认为是有效的体检筛查手段。
比如肝癌可以检测肿瘤标志物AFP(甲胎蛋白),但是阳性率只有左右,不够准确;
比如甲状腺癌可以做甲状腺B超发现,但是B超也造成了一些错误判断为甲状腺癌、导致过度治疗的案例,也不够准确;
再比如说脑胶质瘤,主要检测手段是脑部MRI,但是价格较高并且比较繁琐,也无法作为体检筛查手段。
所以大家记住一点——不是所有的癌症都可以有效筛查,不是所有的检查方式都可以作为健康人的筛查手段。
弄清楚#1个问题,我们就说说第二个问题:
2、为什么不建议用PET-CT做筛查?
一个国家的癌症筛查指南(比如中国的CSCO指南、美国的NCCN指南),是集结众多医生和科研工作者的智慧结晶,是癌症诊疗的权威。
事实上,现在没有哪个国家的癌症筛查指南,将PET-CT列为普通人的癌症筛查手段。
包括很多人去的日本。在日本核医学会发布的PET-CT诊疗指南(PET/CT 診療カ?イト?ライン 2018),说明了PET-CT在癌症方面的使用范围。
“他の検査,画像診断により病期診断,転移?再発の診断か?確定て?きない患者 に使用する. ”
通过其他的检测手段无法确认是否有转移或复发的患者,方可使用。
也就是说对于健康人的筛查,日本核医学会是不推荐使用PET-CT的。
原因主要有几个。
#1个比较简单,价格高,国内做一次8000~10000人民币,国外更贵。
第二个不做的原因是,辐射很大。做一次PET-CT,受检者所接受的辐射量在10-15mSV之间,包括在日本的医院,虽然现在想方设法降低辐射量,但大多数PET-CT的辐射量都在10mSV以上。
而正常情况下,普通人每年收到的自然本底辐射大约1-3mSV。
也就是说,做一次PET-CT的辐射量,相当于5-10年的自然本底辐射,相当于150次X光平片。
我不明白的是,很多国人对于辐射非常害怕,连手机辐射、wifi都特别担心,却有勇气去做PET-CT筛查,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态。
第三个不做的原因是,PET-CT也有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可能,会导致错误的诊断。
简单说一下啥叫假阳性和假阴性。
比如警方得到情报,一节火车上一百个乘客里面,混进了几名小偷。
有两名便衣民警进入车厢暗中调查,王警官经过一番侦查,发现了八个小偷。然而实际情况是,其中只有五个是真正的小偷,剩下那三是被冤枉的,由于穿着和言行被误当做坏人。
这就是假阳性率。
而李警官也经过了一番侦查,发现了三个小偷,有两个小偷成了漏网之鱼,可能是这俩人看着特别面善,特别像好人。
这就是假阴性率。
和人一样,由于技术水平限制,所有的检查都存在假阴性和假阳性。说得直白一点就是,PET-CT也不是一定准确的。
拿Mayo Clinic之前的一个研究,就提到这个事情。别看叫诊所,梅奥可是全美排名#1的医院,之前奥巴马都跑那儿体检去。
梅奥这个研究在通过影像检查的受试者中,发现了22例癌症,然而其中14例(68%)的PET结果为阳性,7例(32%)的PET结果为阴性,1例的PET结果为不确定。
也就是说,PET-CT检测中,即便一个病灶的糖代谢是阴性的,它也有可能是恶性病灶。另外还有一些人,PET-CT提示某个病灶高代谢,怀疑是恶性的,这会给受检者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但这也可能是假阳性。
医学的复杂和严谨在于,医生不会仅仅通过一个检查去确认或者排除患者得了某个疾病。PET-CT是很好的癌症检测手段,但不是仅有的,也不是万能的。
最后一个问题:
3、以后会不会将PET-CT作为普通人的癌症筛查手段?
我认为有可能。
首先,随着技术的进步,价格在逐渐降低,PET-CT的价格也会逐步平民化。就像九十年代初,买大哥大的都是真·土豪,而今天手机几乎人手一部。
其次,还是随着技术的进步,PET-CT的辐射值也在逐渐降低。就像肺癌筛查用的CT,普通CT辐射值五六个mSV,但是低剂量螺旋CT的辐射量只有1mSV,而现在日本的超低辐射CT,辐射量只有0.12mSV。以后PET-CT的辐射量降低到1mSV以下,也不是没可能的事儿。
但是,这是在畅想未来,
回到2019年的今天,
我不推荐任何健康人去做PET-CT筛查。
本案例转诊顾问
作者简介
庄时利和
广州子公司总经理
日本北海道大学神经科学硕士
丁香医生签约作者、知乎科普大V
转诊了数百位国内患者到海外知名医院接受诊疗
美国联盟医疗体系(PHS)颁发转诊资质认证
本文由医泉原创发布,欢迎分享至朋友圈,谢绝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如需转载,请在「医泉」微信公众号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
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
[1]日本核医学会. (2018) PET/CT 診療カ?イト?ライン 2018,原文链接:http://jsnm.sakura.ne.jp/wp_jsnm/wp-content/uploads/2018/09/fdg_pet_petct_gl_2018_180918.pdf
[2]李宁, 姚忠强, 杨志, 杨鸿宇, 何正中, & 廖光星, et al. (2019). Pet-ct检查致前列腺癌患者辐射剂量研究.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39(6), 465-470.
[2] Schoder, H., & Gonen, M. (2007). Screening for Cancer with PET and PET/CT: Potential and Limitations. The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