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新十条”的出台和落地实施,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出现重大改变。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国家新冠病毒肺炎联防联控机制专家组成员冯子健表示,最终可能80%-90%的人都会经历感染。

当下给肿瘤患者的10点建议
1. 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按照目前的形势,新冠防控政策不大可能再逆转。最终绝大多数人都会经历感染,但也没有必要刻意增加被感染的风险,尤其是在当下这个时间点,国内医疗系统可能面临巨大挑战。 2. 做好个人防护,包括接种疫苗。之前的推文已经强调过,肿瘤患者应当优先接种新冠疫苗,因为他们是感染后重症和死亡的高风险人群。同时,冬季也是流感的高峰期,要防的不止是新冠,还有流感、RSV等呼吸道传播病毒。
(来源:摄图网)
3. 别乱吃药。当前,全国人民都在囤药,甚至有人没等来新冠,却因为盲目用药吃出肝损伤,进了ICU。肿瘤患者尤其不能乱吃药,因为他们可能需要长期服用抗癌药,与其他药物存在冲突的风险。 4. 该有的复查不要省。很多肿瘤患者都需要定期复查,这些检查切不可因为疫情图省事。稍微计算一下就应该明白:据环球时报报道,新加坡完全接种了疫苗的人群新冠死亡率为0.025。也就是一万个人中,只有2-3人死于新冠。而恶性肿瘤呢?孰轻孰重,患者应该心里清楚。
(来源:环球时报)
5. 该做的治疗不要拖延。对肿瘤患者来说,治疗时机很关键。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肿瘤患者有且只有一次最佳治疗机会。一旦错过,结果很难预料,切不可因小失大。 6. 整理好完整的病历资料,随时做好换医院就诊的准备。随着防疫政策的调整,短时间内国内将涌现大量新冠阳性患者,或者有新冠相关症状的人群,给国内医疗形势带来很多不确定。当肿瘤患者触发就医需求时,原来的治疗医院未必能及时接诊,可能需要临时替换其他医院。
7. 提前做好感染新冠的预案。再怎么防护,感染也可能终将到来,只是早晚而已。那么完全有必要提前咨询好主治医生:如果自己感染新冠,或出现相关症状怎么办?能用哪些药物,不能用哪些药物?如何安排后续治疗? 8. 联系好一位可随时提供远程咨询的医生,或者能提供相关服务的机构。主治医生也是人,也可能感染新冠,或者由于其他原因不能及时接诊。这时,其他医生的远程咨询可以作为补充。
(来源:摄图网)
9. 有条件的话,选择一个固定的医生团队,为自己做持续性的病程管理。比如,盛诺一家就有肿瘤专家团队管理服务,包括中国专家团队管理、美国专家团队管理,以及中美专家联合管理。患者不用担心面临复杂情况时自己该如何处理,因为这是专家团队要做的事情。 10.直接办理出国就医,等国内疫情高峰过去、医疗环境回复稳定、就医效率有保障后再回国。且不说医疗水平的差异,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完全开放很长时间,就医几乎不再受疫情影响,也有规范的应对措施,包括注射国外疫苗等,这对患者来说可能更加稳妥。
(来源: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