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起源于胃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发病率中位居前列。胃癌治疗的手段有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和靶向治疗等手段。其中胃癌手术治疗是较为主流的方式,不过伴随医学的不断进步发展,胃癌手术治疗的形式越来越多。胃癌手术选择哪种较为合适呢?今天小编就介绍一下开镜、微创、全胃和腹腔镜等胃癌手术形式。
一、从手术切除范围来选择有三种
1、全胃切除术
全胃切除,顾名思义是指手术将整个胃全部切除,然后进行消化道重建。肿瘤手术不能仅仅是切除肿瘤,还必须要多切一部分正常的胃,留出一个“富余的边儿”,并且清扫胃周围的淋巴结,这样才能保证肿瘤全部切除干净。如果肿瘤是位于胃的下半部分的话,我们可以切掉肿瘤后保留上半部分,但是如果肿瘤是在胃的上半部分那就不太好办了。
当肿瘤位于胃的中部时,为了保证足够的切除范围,切缘的位置一般比较高,剩余的胃组织过少保留意义不大,为了保证手术的质量,全胃切除就在所难免了。
此外,如果只切除上半部分胃而直接进行残胃食管吻合消化道重建的话,发生术后严重反流的可能性会极大地提升,会给患者造成非常严重的痛苦。
2、远端胃切除术
指切除胃下部2/3/-3/4的范围,从而保留一部分胃组织。如果肿瘤局限在胃的下部时,可以尝试不进行全胃切除而保留胃的上部。除了可以保留一部分胃容积之外,还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胃的部分分泌功能,对于食物消化吸收、胃术后贫血的改善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当然,远端胃切除要求肿瘤必须位于胃的中下部位,在保留胃组织的同时必须保证足够的安全切缘距离。
3、近端胃切除术
很多患者对全胃切除都会比较恐惧,那么对于胃上部的肿瘤能否不做全胃切除而保留一部分胃呢?答案是可行的!但是条件比较苛刻,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考虑做保留部分胃组织的近端胃切除术。
相较于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近端胃切除术主要的问题在于可能因为切除范围不够导致手术切缘癌残留、淋巴结清扫不彻底等,此外还可能因为食管残胃直接吻合而发生非常严重的术后反流。
二、从手术方式来选择有三种
1、传统开腹手术
对于胃癌,传统开腹手术仍然是使用更为广泛的手术方式,手术分为根治性手术与非根治性手术。
根治性手术应当完整切除原发病灶,并且彻底清扫区域淋巴结,主要包括标准手术、改良手术和扩大手术;非根治性手术主要包括姑息手术和减瘤手术。
2、腹腔镜微创手术
它比其他开腹手术有更多重要的优势比如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肠道功能恢复早以及患者住院时间缩短等。
那么是否所有的患者都应该选择腹腔镜手术从而彻底摒弃开腹手术呢?答案是否定的。腹腔镜手术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相较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在操作难度上大大提升,对术者的要求比较高,手术并发症的风险相对会高一些。
此外,腹腔镜手术在淋巴结清扫、肿瘤的根治性切除方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肿瘤分期偏晚的患者,腹腔镜手术不一定是更好选择。根据日本及韩国的相关研究,腹腔镜手术推荐应用于肿瘤分期为1期患者,对于2期以上的患者腹腔镜手术的不确定性比较大。
3、ESD胃镜下局部切除术
无论是开腹手术还是腹腔镜微创手术,其本质都是对胃进行大部或者全部切除,术后创伤及并发症都比较严重。
那么有没有可能不做手术切除胃,只是局部把肿瘤像“挖土豆”那样给“挖”掉呢?
其实也不是不可以,对于某些特定条件下的肿瘤,真的可以采用“挖土豆”的办法!这个办法的学名叫做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ESD手术。
ESD能够在胃镜下局部切除胃癌,免除了开腹手术的痛苦。与传统手术及腹腔镜手术比较,具有恢复快、创伤小、没有手术切口等优势,仅仅一次胃镜即可彻底治愈胃癌。
但是,ESD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患者,同样要求比较严格。根据NCCN国际胃癌治疗指南及日本胃癌治疗指南,只有当肿瘤局限于黏膜内也就是肿瘤分期为T1a时ESD才可行。同时肿瘤的大小不能超过3cm,肿瘤的病理类型必须是恶性程度较低的分化型胃癌,不能存在深溃疡,符合以上条件的患者非常幸运,可以选择ESD这种更具优势的治疗方法。
胃癌手术治疗的形式较多,不过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身体状况和以往病史来综合确定选择哪种治疗手段。胃癌手术需要彻底清除肿瘤,同时保障患者在术后的生活质量,这对医院的综合实力需要较高的要求。美国有更加先进的医疗设备、经验更加丰富的主治医生和更多种类的药品,国内胃癌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可以考虑去美国看病。
文章来源:https://www.cancer.gov/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18/0604/c419974-30034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