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作为女性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和免疫治疗等疗法。化疗是卵巢癌患者运用较广的辅助治疗办法,其中基于铂的化疗药物因其治疗效果明显又被众多患者广泛接受。不过伴随持续用药、个人体质等原因,很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对铂产生耐受性,那么卵巢癌耐受性该如何有效解决呢?
日前,在国际杂志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的刊登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中,乔治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卵巢癌对铂治疗方法产生耐受性的过程中,一种特殊蛋白获取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特殊蛋白名为胞外调节性激酶(ERK,extracellular regulated kinase),这是 例子提供了临床证据来证实ERK与低氧诱导性因子(HIF-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之间紧密关联的研究。
基于铂的化疗是癌症患者的一种强大治疗手段,然而很多患者都会对治疗方法产生耐受性,因此研究人员希望通过研究来阐明卵巢癌细胞耐药性发生的分子机制。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评估了HIF-1α抑制剂、ERK和TGF-β1铂药物组合药物的治效果果。
研究发现,辅氨酰羟化酶蛋白2(PHD2,prolyl hydroxylase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2)或许是ERK的底层。研究者通过对临床样本进行观察发现,对铂治疗方法耐受性的卵巢癌患者机体中ERK/PHD2/HIF-1α轴的激活与患者预后不良直接相关。
研究者表示,在对铂治疗方法耐受的卵巢癌细胞中,HIF-1α的稳定化或能被ERK/PHD2/HIF-1α轴所调节,抑制该轴中的任何一种组分或许都能有效治疗对铂治疗方法产生耐受性的卵巢癌。后期研究人员还会继续深入研究来阐明这种新型机制是否能够调节肿瘤的发生以及其对化疗的反应。
铂类抗癌药物小百科
铂配合物的作用机理是使肿瘤细胞DNA复制停止,阻止细胞分裂。铂配合物进入细胞后水解成水合物,水合物进一步去质子化生成羟基化配位离子。这些离子与DNA的两个鸟嘌呤碱基N27位络合称一个封闭五元螯合环,从而扰乱DNA正常双螺旋结构,使其局部变性失活,从而达到抗癌效果。
几种常见铂类抗癌药介绍
顺铂(DDP),又称顺氯氨铂,该药与其他抗癌药物少交叉耐药性,有利于临床的联合用药。
卡铂(CBDCA),较之顺铂,治疗上更有优势,属于第二代铂类抗癌药,与非铂类抗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可与多种抗癌药联合使用。
耐达铂(Nedaplatin),日本盐野义制药公司开发的第二代铂类抗癌药。该药对头颈部肿瘤优于顺铂。
奥沙利铂(Oxaliplatin, LPHP),第三代铂类抗癌药;该药物对胃肠道、肝肾、骨髓毒性较顺铂和卡铂明显减轻,耐受性良好;
由于卵巢癌早期无明显症状,不少患者在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了。国内治疗卵巢癌的药物种类较少,治疗办法较为保守,因此现在很多患者都选择去美国等国家接受更好的治疗。盛诺一家是国内专业的海外看病医疗服务机构,国内的卵巢癌患者可以通过盛诺一家联系到国外权威医院的医生,更好的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1] Murray JK, et al. J Comb Chem, 2010, 12(5), 676-686.
[2] Tian YM, et al. J Biol Chem, 2011, 286(15), 13041-13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