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直肠癌患者来说,肛门可不可以保住是非常关心的问题。低位直肠癌切除可以保肛吗?大家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肛门保护?也许大部分非专业人士认为,保肛就是术后保肛!不对!那么什么是肛门保护呢?保护肛门其实是保护肛门的功能!肛门的基本作用就是控制大便!这个功能只有在肛门括约肌参与下才能实现,所以我们所说的保肛就是保护肛门功能!
低位直肠癌切除可以保肛吗?主要要看下面几个方面的情况。
肿瘤位置:肿瘤离肛门越远,保肛的可能性越大;
骨盆型:骨盆宽而窄,保持肛门相对容易。
肿瘤要求的下切刃距离:一般肿瘤下切刃应> 2 cm。如果肿瘤小,侵犯浅,这个距离可以酌情缩小!但是风险更大!
肿瘤大小、类型、恶性程度:肿瘤越大,恶性程度越高,下切刃距离越长;相反,所需的下切削刃较短。
患者肥胖:肥胖患者不利于保肛。
还有就是,合适的手术器械和医生的手术技巧低位直肠癌保肛也是有影响的。
但是低位直肠癌也会有一些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一系列不适症状的总和称为前切除术综合征,包括排便急迫性、排便次数增多、不同程度大便失禁、不同程度排便控制功能异常。
前切除综合征的确切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明确,但一般与术后盆腔神经的破坏、直肠腔的切除重建,原有结构或习惯或神经反射破坏后的不完全重建有一定的关系。
这种症状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大部分患者术后都有轻度或重度的症状和感觉。一般来说,肿瘤位置越低,切除范围越大,破坏性建设的可能性越大,出现上述症状的可能性越大。
前切除综合征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大便次数增多的症状在3-6个月内大多会缓解,急性病后的沉重感在6-24个月内会逐渐改善,少数患者长期无法自我改善。
要是符合保肛条件,还是要保肛的,不要因为这样那样的风险或者并发症而放弃保肛!
手术是直肠癌治疗的基础,尤其是低位直肠癌。在追求长期肿瘤效果的同时,如何更好地考虑术后生活质量,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一直是业界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对直肠癌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认识的加深,科学的发展,技术设备和医疗手术方法的不断创新,低位直肠癌保功能手术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低位直肠癌手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无疑会体现在功能的保存和保护上。对于低位直肠癌患者来说,如何在根治的前提下更大限度地保留其功能,有赖于循证医学基础上治疗策略的精准选择和个体化保肛手术的精心实施。
如果大家对于低位直肠癌切除可否保肛还有疑问的话,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有专门的医生为大家详细解答相关的内容,为大家提供有效的治疗。